韓孝基還是搖搖頭說道:“你知道冰裂開是這樣的麼?門口倒盆水你看看冰怎麼裂的找到規律,你就知道怎麼做。好了不和你說了,我去安排造馬車。”
馬車當然是木頭的,因為沒有鋼材,不過,鋼錠到是有幾個,這些鋼錠一塊重達100公斤,本來是拿來打造器械的,現在用來重物,非常的有用。
接應的部隊到了,吃的,穿的,彈藥,一大批。這樣定襄郡的百姓,都可以每個人分到2套棉衣。
定襄郡的百姓,吳歡是拿來牧馬的!所以他們的牧馬地必定靠近草原和水源,所以彰武是上上之選。
彰武本身只是一片荒莽之地,只有奚人開墾的少數耕地。不過吳歡為打通瀋陽,新民,草原的公路,以及以後馬場,在彰武的地址上建了一座城,準確的說是一個超大的稜堡。
彰武並沒有完工,裡面有上萬的百姓在勞作。它是吳歡遊戲之作,非常的任性,圓形的城牆突兀的長出8只排列並不規則的長角,空中看去像是孩子畫的一個刺蝟,靠近柳河一面是軟腹,其他方向都是長刺。
只所以叫長刺,是因為這些角真的很長,很像刺!每隻角都突出100多米。如果冷兵器時代,這種稜堡下面不填進去幾萬人,根本就不可能攻下來。
吳歡為什麼要造這樣的城池?他明白這時代,百姓沒有城牆保護,根本就沒有安全感。既然要造,那就是造個特別的,讓人更加安心的,所以這稜堡就這樣定下來了。
韓孝基看著巨大的城市,他非常的驚訝速度,他第一次離開,還一片荒蕪。第二次的時候,在挖壕溝,在拉鐵絲網和造木屋。這次來,城牆已經造起來了,雖然是木頭的,但可以看出外面用鋼筋固定,非常的堅固。
這裡是定襄郡的百姓的駐地,也是第一騎兵師的駐地。所以城市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軍營,一部分是民房。
定襄郡的百姓來是為過好日子的,把他們安排在這裡,和定襄郡沒有多少區別,所以一定要安撫定襄郡的百姓。
派來安撫的是駱履元,吳歡看的出換執政事件中的失落,他不好勸解,只能讓他自己走出來,於是派到彰武來,安撫定襄郡的百姓。
駱履元也明白吳歡的心思,也知道定襄郡百姓的重要性,所以他來的時候,帶來的不僅是糧食,肉食,魚,還有從廣州帶上來的水果和果乾,當然農具和槍支彈藥也不會少。
楊鉞和定襄城的百姓們滿心的以為去瀋陽,但騎兵師進入營房,而他們被其他的官員接手,這讓他們非常的迷茫。
駱履元這時候出現,把楊鉞和定襄城那些德高望重,年長者召集到一起。
在會議室,爐火燒的非常旺,所有的人都是紅撲撲的,也不知道是氣的,還是室內的溫度太高了。
駱履元說道:“我是瀋陽的特使,在此代表燕郡王,歡迎你們加入瀋陽!”
一個脾氣不好的老頭就喊道:“不是說我們的都安排到瀋陽麼?怎麼安排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駱履元:“這是燕郡王的決定,現在瀋陽缺戰馬,非常的缺,他帳下百姓雖然有2百萬,但會養馬的不多,會養戰馬的人更少。所以他聽說,定襄的百姓都會養馬,所以就決定安排到這裡。”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