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心中已經滿是驚濤駭浪,簡體字,繁體字,這從晉朝就開始爭辯,吳歡採用簡體字,這無可厚非。
他沒有想到的是吳歡能做的這樣徹底,簡化的字起碼有上萬字,這是要多大的資源來做這個事情。以現在太子的能力,也費很大的周章。
這不算什麼,只要頂的住文壇的罵聲,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比簡化字更加繁瑣和宏大的是還出現了一種字型,這字型像是刀削斧劈,比現在流行的楷書,要美觀的多。
其實使用的宋體,更應該說是明體,是明朝書商模仿所謂南宋雕版的字型,然後進行再加工,其實已經完全自成一體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魏徵還注意到一點,這些書裡都有斷句的。逗號,句號,感嘆號,等等,在扉頁上已經有介紹。
現在用在書裡,他敏銳的感覺到,這樣斷句,未來檔案,文告都可以使用,意思也更加的確定,不讓人篡改和歪解,這在朝廷的檔案中非常的重要。
魏徵想的很多,他看到這本書的背後,那些吳歡沒有注意的意義,卻忽略了最大兩個意義,一個是造紙,一個是印刷。
魏徵起身向吳歡鞠了一躬說道:“你的禮好重!我替太子,為天下的學子謝燕國公的大義。”
吳歡連忙起身擺手說道:“使不得,使不得,我不過是想賺點小錢,那受的了這樣的大禮啊?”
魏徵滿臉疑惑:“小錢?”
吳歡:“你看這書能賣多少一本?”
魏徵被吳歡的話弄的有點茫然無措,有點生氣:“你這不是獻給太子的麼?”
吳歡:“是啊!這是第一版,從第一本到第十本,非常有紀念意義的,就獻給太子了。我們這一本道德經,一共印了10萬冊。剩下的就拿來賣!”
魏徵以為自己聽錯了,10萬冊?不是10冊?於是再次確定問道:“印了10萬冊?”
吳歡:“是的,10萬冊!一模一樣的10萬冊。你覺得多少一冊可以賣?”
魏徵被吳歡這個10萬冊弄懵了,他穩定一下心神:“還有其他的麼?”
吳歡笑道:“有啊!有春秋,周易等等!這些數量不多就1萬來冊。”
吳歡心中有小九九的,他知道李淵和李世民千方百計攀上老子李耳,這《道德經》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大行其道,所以印數是最多的。
他是在造紙和印刷上下重注的,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僅要武力上的強橫,還有文化上的發達。
造紙和印刷術是倍增器,能賺錢,讓文化創造價值。使文化形成自己的良性迴圈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也是抵制出現世家門閥的利器,因為它讓文化廉價化。
喜歡初唐求生請大家收藏:()初唐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