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非常明白這時代,那些老人們經常用親上加親的理由,把表兄妹湊成一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誰知道,王崔氏會不會把王菡娘許配給崔鑑?無論在自己眼裡,還是旁人的眼裡,這對人都是最好的一對。
吳歡這樣想,他根本還沒有適應現在17,8歲的身體,看王菡娘就像女兒一樣。王菡娘對自己是好,完全看成是兒女對自己的好。
崔府很大,大的離譜,小半條街都是崔府,看的出李子通非常看重崔運州。吳歡聽到崔鑑對王菡娘興奮的說道:“這是我家,我父親現在是吳國禮部侍郎。菡娘你看大不大?“
吳歡雖然不大瞭解這段歷史,但知道李唐在武德五年之前就統一了江南,所以崔運州的吏部侍郎做不了多久。當然吳歡不會上去說,你爸的侍郎做不了多久。
筵席準備好,各人都入席,吳歡這學生自然也有位置。所謂的筵席,自然是正兒八經的一個人一小桌,桌子上的菜自然蒸煮之類的東西。不過上面的肉和魚都是比較貴重的,熊掌,鹿肉等不一而足。
崔運州和王崔氏說著小時候的事情,崔鑑,王菡娘,王嗣禮只能聽著。而吳歡獨自一個人品嚐著自己面前的各種肉,心中猜測是什麼肉。根本就不管他們說什麼,做什麼!
筵席到後面,孩子們耐不住性子,開始聊天起來。崔鑑對王菡娘問這問那的,什麼喜好之類的又問了一遍。
崔英娘見哥哥和王菡娘談的熱烈,不好去插嘴,看到吳歡只顧吃,於是問道:“你叫樂之?是姑丈的學生?”
吳歡點點頭:“是!”
崔英娘:“那你的學識一定很深吧?”
吳歡知道崔英娘問的學識是對儒學典籍的認識程度:“不,我剛入門不久,字都沒有認全呢!”
崔英娘掩嘴笑道:“你字都沒有認全?好像我們就認的全似的。那你跟姑丈學些什麼?”
吳歡很認真的說道:“學寫字。”
崔英娘笑起來,因為對他們來說寫字從小就學,現在依舊在練,沒有必要說的,見他說的這樣認真,於是笑道:“師兄你真會說笑!我們誰不在學寫字?”
吳歡:“好吧,我是小學生,什麼都要重新學!”
崔鑑聽到吳歡的回答,問王菡娘:“你師兄剛拜入姑丈門下,不在杭州跟姑丈學習,和你們來江都揚州)做什麼?”
王菡娘:“和我們一起回太原,入族學啊!”
“啊!太原王家族學?”崔鑑驚訝的叫起來。
王家的族學難進是有名的,崔鑑小時候,父母也想讓崔鑑去太原王家的族學學習,但被無情的拒絕了。
當然不是王家的族學比崔家的好,只是那時候儒學門派林立,多幾家學,總比在一家的好。但在孩子心裡,被拒絕就是最好的,所以崔鑑的驚訝是理所當然的。
王菡娘驕傲的點點頭,好像是她進入族學一樣。
崔鑑心裡不舒服的問道:“你們王家不是不收外姓的學生嗎?”
王菡娘:“好像是這樣,不過,師哥先到太原,等族長決定。我覺得族長爺爺會收師哥進入族學。”
崔鑑:“為什麼?”
王菡娘:“師哥詩背的很好!我七哥很欣賞!”
崔鑑下巴都掉下來,以為自己聽錯了,忍不住問:“什麼?背詩很好,你七哥很欣賞?”
王菡娘無邪的笑道:“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