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冰又給八王添了杯茶:“得失只在心中。”
八王捧著茶,端詳了紫冰好一會兒,笑道:“長進不少!這一趟江南之行沒白去!”
“是啊,確實不虛此行。坐在大運河的船上,我就想起那首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隋煬帝前期也算是雄才大略,你說他後期怎麼就不顧反對、舉全國之力非要修運河呢?”
八王自然知道隋末亡國是有多方面原因,卻不明白紫冰所指為何,就遲遲不曾開口。
“因為他覺得——值得!”
紫冰定定地看著八王,又道:“就算因此亡了國,卻利在千秋。功過、得失,似乎也只有一線之隔。只要自己心裡覺得值,就夠了。”
“也是。千古留名的也不全然是帝王。從配殿走到正殿那幾步路我想了很多。當時宮中勢力錯綜複雜,可元侃呢,臣下彙報什麼,他只能到什麼。我就想啊:既然老天只給了我做王爺的命,自然有它的道理。做王爺,能看得見百姓的疾苦,能聽得進百姓的怨言;可我要是真坐在那個位置上,高高的宮牆,隔的什麼都聽不見、也看不見了。”
紫冰見八王釋懷,道:“其實,你也確實不適合做皇帝。”
“為什麼?”
紫冰一字一頓道:“因為你的心——不夠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是啊。當時我看著那個皇位,看著元侃,眼前就浮現出好多人的臉,父皇、皇叔、小叔叔、元佐、元僖……我就想,要是我坐上皇位,難道也要把他們……就算一切和順,將來是傳給我的子孫,還是皇叔的子孫?豈不是會停屍不顧,束甲相攻。那樣,我就是閉上眼,也安不了心。還是這樣順著皇叔一脈安安穩穩地傳下去的好。”
心結已釋,兩人相視而笑。
八王笑道:“想起那晚的棋局,博弈半天得一‘和’字。這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不僅是各方利益的平衡,還有內心得失的平衡。一切都靜好從容,方為和。”
兩人靜靜地喝了一會兒茶,沉靜似乎激起了紫冰哀傷的情愫,她仰頭長長嘆了口氣。
“唉,唉,唉——你勸了我半天,怎麼自己嘆起氣來了?”
“我只是覺得大家怎麼都那麼不容易!”
“是啊。母后在宮裡……”雖提及後續煩心之事,八王卻並不介懷,自我寬慰道:“好在元侃不是狠辣之人,一切都還有轉圜餘地。”
果然如八王所說,新皇念及八王等人的擁立之功,又權衡利害,並未再追究太宗對宋皇后的處置;又念及宋皇后是太祖的皇后,身份貴重,雖未給封號,卻給了太后的稱號和尊榮。甚至皇帝還要給太后建一座新的宮殿供養國母,只是宋太后一再謝恩推辭,仍居住略有些偏遠的景明殿。宋太后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新皇也在普天之下的臣民面前博得了一個“仁孝”之名。
八王又請旨從李順容處接出元佐的兒子趙允升。新皇感念舊情道:“朕年幼喪母,多蒙長兄照拂,不勝感激涕零。朕今日恢復兄長楚王爵位。”這正是先皇所想看到的。先皇臨終之時,李皇后為元佐求情,太宗不允。除了為太子掃清障礙之外,還有更深的用意——那就是這個加恩的機會要給新皇,給新皇留個“寬仁”的好名聲!
八王、允升自是謝恩。李順容也因保護趙允升有功而被晉封位份,提升了供養的待遇。各方皆大歡喜。
解決了後顧之憂,八王心中自是暢快,跟紫雲說起紫冰的長進。紫雲笑道:“當時要不是雲龍,紫冰怎麼會這麼快就開悟了?該給他記一大功。”
“紫冰性子太沖,雲龍溫潤包容,倒是緩和了不少。這次回來平和多了。”
八王稱讚著,倒想起一件事來:“聽說她外婆去世了。哎……這一個月她也是經歷不少。就怕她一散勁兒、一回想,再難過起來,你多陪陪她。”
紫雲笑道:“還用你說?”
“也不用太擔心。我瞧著紫冰心裡是真的想明白了。以後能放下心結輕鬆過活,是個好事。也算有失也有得了。”
喜歡京弈夢華請大家收藏:()京弈夢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