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到跟前,對中年美婦分別稱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中年美婦語氣溫和的開口說道:“你二人怎去了這麼久,你們師父有事交待,正在內室等候,快隨我去。”說完便領著姐妹倆往正中的木屋走去。
木屋裡簡單擺設了桌椅,中間放了張樸素屏風,繞過屏風便看見一條人工開鑿的通道,往裡行了十來步遠,通道便向右轉去。
轉過之後便見到十幾道不規則的光柱從右側斜照而下,原來這通道建在山體朝南邊緣,在外側每隔十餘步距離,開有一個不規則的石洞作為窗戶,石窗開得隱蔽,從山外若不凝神細看,根本不會發現有異。
三人徑直走到盡頭停下,那中年美婦敲了三聲門,只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內傳出。
“進來吧。”
這間石室極為寬闊,卻是一間客廳,裡面還有幾條通道,通往山體內部。靠南牆壁上擺一排花盆,此時正值花期,都在陽光下爭豔盛開。
進門居中擺了兩排面對面放著的竹椅,北首正中則面南放了一張寬大的黑檀木椅,作個議堂擺設。
一名約莫五十來歲的白衣老婦端坐其上,正在看手中的一張兩指來寬的紙條,還有一隻通體青翠的小鳥正站在那木椅的左邊扶手上,一隻腳上綁了個小小圓筒,小鳥聽到動靜便歪頭向門口望來,眼神擬人十足,頗具靈性。
“前輩。”
“師父。”
“師父。”
三人來那老婦面前一齊施禮,兩姐妹顯然以前從未見過那翠鳥,都偷偷打量不停。
那中年美婦自然是於心兒的姨娘,於靈均生身母親,名叫沐萍。那老婦正是她們母女三人當年的救命恩人,名叫範佩盈。
範佩盈對三人微微點頭,揮手示意去坐,等三人分別坐定後,這才緩緩說道:“今日收到兩個丫頭的師叔來信,信中內容關係頗大,便將你們一齊喚來,好教你們得知。你們將隨身之物收拾準備,明天隨我回山。”
“前輩已近二百多年未曾回山,此時回山是否……”沐萍疑惑問道。
“師父他老人家月前坐化,坐化前將掌教之位傳與兩個丫頭的師叔凌玢,又留了口諭與她,讓我回去祭拜。”說完目光低垂,整個人氣息一沉,心情頗為沉重。
“前輩節哀……”沐萍勸道,於心兒姐妹倆雖是茫然不解,但也出言相慰。
範沛盈見了兩個丫頭的迷茫模樣,道:“我的出身曾和沐萍說過一些,你們兩人卻是不知。這十多年來你們隨我修習道法,也聽我說過不少修真界的事宜,已知修真界有大小宗門,以及隱居散修之分。
我雖是向來少離山中,行散修之事,其實自修道之始,便在流波山落霞門修真學道,授道恩師韓西華,正是落霞門掌教。
後來我因些事情,不能留在宗門修道,便下山雲遊,在這翠蘋山闢了洞府,隱修至今。
現下恩師仙去,師妹繼了掌教之位,有她肯許,方得回山。你們收拾一下行李,明日隨我同去,也好和師長同門認識熟悉,就此歸覆宗門。”
沐萍和於靈均聽後立即稱是,只於心兒稍慢了半拍。她聽範佩盈說要離開翠蘋山,頓時一愣,睜著雙大眼茫然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麼。
範佩盈又向幾人交待了一些宗門的規則忌諱等等,以免到時不諧。隨後讓沐萍和於靈均先行離開,只留下於心兒,要考較其功法進境。
卻見於心兒何在那呆滯出神,微微不悅道:“心兒,你發呆有好一會了,可是有什麼心事?”
於心兒這才回過神來,忙不迭的說道:“回師父,徒兒沒有心事……”
“你剛剛出神許久,沒有心事,那又是為何?”範佩盈見於心兒有些慌亂,追問道。
“那個……徒兒只是想到要離開翠蘋山,一時有些捨不得,便有些走神,並非是有心事。”於心兒趕緊回道,心中卻有些忐忑,她在翠蘋山居住多年,自然是有些捨不得,卻並非主因。
喜歡東洲仙侶記請大家收藏:()東洲仙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