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奧斯卡被連批兩年之後,終於開始向大眾靠攏了嗎?”
“溫吞如水的電影真的拿下了最佳影片,看來學院在大勢面前,也會露出人性一面。”
“江火第三個小金人?六提三中?看來學院要將沒有種族歧視這個概念貫徹到底了。”
“握草,她真的拿獎了!她真的做到了!”
“這算是瑪麗蓮的勝利嗎?她或許在離世之前,都在幻想著這一幕吧?”
“噢,瑪麗蓮,你離開四十六年後,這些傢伙,終於認可了你!”
看著電視機中,劇組成員互相擁抱的場景,聽著音響當中,那催促登臺的輕柔音樂,正在收看直播的上千萬人,有些激動,有些感嘆。
激動,是因為《夢露》拿獎乃是眾望所歸,感嘆,是因為所述美人,早已香消玉損。
那些曾去電影院貢獻過票房,今晚一直守候在電視機旁的老人們,熱淚盈眶。
他們是最瞭解瑪麗蓮的人,他們明白這個名字在北美度過大蕭條,恢復經濟的過程中,起到了何種作用,在報刊書籍、電影票房暴漲的年代,就是以瑪麗蓮為代表的一群美人兒,讓他們度過了無聊的閒暇時光,令他們在工作之餘,得到了一段美好的精神慰藉。
而美人隕落的訊息,打得他們是猝不及防。
這些傢伙本以為瑪麗蓮會和常人一樣不斷老去,最終被時代拋棄,歸於平凡。
但死亡,讓她永遠停留在了那個美好的黃金時代。
也讓這些曾經看過電影的傢伙,收穫了一種名曰失落的寂寞。
但四十六年之後,在他們即將離世之時,她,又出現了。
實際上,在資訊大爆炸的年代,誰又不明白,當年那些電影明星,不過是資本家包裝出來的產物罷了,她們就是流水線上的產品,透過商業互吹,才能登上神壇。
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為此而買單了。
因為這所有的一切,和當初太像了。
甭管是何種教派,都有轉世或重生一說,卡在次貸危機下上映的電影,讓不少人,對媒體的說法,深信不疑,再加上陡然扭轉的部分行業,這種‘鐵證’,就讓他們更加興奮了。
不少彌留於世的虔誠宗教徒覺得,這就是神的旨意;雖然他們的想法令無宗教人士嗤之以鼻,但隨著經濟危機的愈演愈烈,這個說法,也漸漸地進入了人們的心裡。
如果經濟危機真的可以被預測,所有的一切,都是個局。<ent,已經可以倒臺了。
數萬億的損失,就為了捧一個人?
就算江火是那些財團的親爹,都不行!
他們寧願相信,所有的一切,那都是天註定。
這是神,讓斯嘉麗在零六年底接到了瑪麗蓮的傳記劇本;這是神,讓整部電影在零七年下半年上映;這是神,讓與之關係最親密的江火,執導了這部電影……
實際上,最佳導演不頒給江火,那只是他們的自尊心作祟。
若是《老無所依》或《血色將至》搶走了最佳影片。
或許明天,學院的辦公大樓,就會被憤怒的教徒,給一把火給燒了。
在他們看來,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包括一襲紅裙的江火與西裝革履的斯皮爾伯格共同登臺,從艾倫阿金與海倫米倫手中接過了小金人。
“和去年不同,我今年是真準備了獲獎感言……”
在江火朝著斯皮爾伯格做出請的動作,被對方連番拒絕後,接過話筒的她,便率先說了起來,然而,這剛一開口,便引起了現場一陣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