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席捲文娛 > 第590章 江火:我不要指代意義上的歷史第一,我只要歷史第一

第590章 江火:我不要指代意義上的歷史第一,我只要歷史第一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恰好你來剛好我在 狼情脈脈 最強歸來之徵服無限 重生後,我倒追竹馬 將魂閣 此世邊緣 邪王寵妻:妖孽王妃又想跑! 主播總是被打臉 公主舜華 盛寵狐妃 紈絝皇子:盛寵囂張嫡女 遊戲世界之爆破 宇智波亡靈 蜜愛百分百:榮耀大神,請輕纏 如何成為一個深井冰的反派[快穿] 許你韶光不負 混在人間的修士 嫡貴 快穿之這個願望不靠譜 快穿之我在異世界

看著那滿臉漲紅的科恩兄弟,看著他們手捧小金人,激動難耐的發表著獲獎感言,正在收看abc直播的北美觀眾,倒是面露了然。

和abc方才切走畫面的行為相比,此刻的他們,安靜如常,因為——

今年不把最佳導演頒給江火,才是大眾都能接受的選擇。

也是江火希望瞧見的事實。

很多人都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其實是一個串燒獎項,因為這三個獎項的對應性很大,尤其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一旦分開,含金量就有所不足。

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你是最佳導演,那你的影片必定是最佳影片,因為對於所有導演而言,電影,才是他們的發聲渠道,若是你得到了最佳導演,卻沒法拿下最佳影片,又或者說是拿下了最佳影片,卻沒法得到最佳導演,那隻能證明,那一年的影片和導演,不分伯仲,也可以說,兩個人的實力,都沒有達到碾壓對方的地步。

但實際上,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完全就是兩件事情。

這是好萊塢發展下的歷史遺留問題,若要追溯,時間,得回撥至黃金時代。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好萊塢正處於典型的大製片廠時期,沿用至今的‘製片人中心’制度,就是當時出現的,對於一部電影影響最大的,便是製片人,在當時,導演只是一個相對普通的工種,很多人,連剪輯權都沒有,更別說現在大夥夢寐以求的最終剪輯權了。

在那個年代,人們根本就不認為,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有關係。

因為這是被割裂的兩個職位。

最佳影片是褒獎製片人的獎項,褒獎那些代表著資本家的傢伙,而最佳導演,不過是各家影業公司養著的拍攝工具罷了,他們的地位,非常的低。

即便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獎項有所重合,但沒人,將其畫上等號。

對於製片人而言,這是挑戰資本權威的體現,而對於導演而言,這是向資本靠攏的徵兆。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各大導演的崛起,好萊塢,也出現了權力交接。

‘製片人中心’制度名存實亡,大導演的權利逐漸攀升,以至於最後,發展至攀比手中的最終剪輯權——誰有這個權利,誰才是導演中的nuberone。

但在當時,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也沒有重合。

因為那個時候,好萊塢得面臨電視的衝擊,有線電視讓電影的市場份額驟然銳減,而能夠救市的大片,能夠對抗有線電視發展的史詩級電影,肯定會獲得當年的最佳影片,而最佳導演,則更講究戲劇性與技術性,和輿論無關。

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這貌合神離的一對兒,直至一九六七年,才真正的合體。

一九六七年,是新好萊塢出現的第一年,從那時候開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幾乎年年重合,導演們揮舞起了自己的屠刀,開始搶班奪權了,以導演為最核心的創作者地位基本確立,而很多大導演,從那時候開始,便兼任製片人職位。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必須合體,否則名不副實的說法出現。

因為現在,製片人近乎等於導演,而掌權導演,絕對會是製片人。

如果哪一年的作品,會出現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不符,除了黑幕不談外,一般只會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作品的名氣,大於導演的名氣,你這個導演雖有才華,但太嫩了。

要麼就是導演技術牛嗶,但作品的種類,評委不喜歡。

奧斯卡每年的入選作品,其實可以歸類為兩種。

一是講述美國精神的主旋律,二是探討人文情感的文藝片。

一般情況下,後者比前者更受歡迎,除非像是《拆彈部隊》、《國王演講》這類正確的不能在正確的電影,不然的話,學院一般選擇後者。

所以,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必須重合的說法,其實是從導演口中傳出來的。

好不容易把權利攥在手裡,他們怎麼可能會放棄?

但這種事情說著說著,就成真了。

現在,哪裡還會有人去討論,當初爭權奪利時的血腥?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偏執傅少的心頭肉 鬥羅:追女神並非我本意 孤獨搖滾:波奇醬也要談戀愛 偏執暴君的掌中嬌重生了 七零嬌妻軟軟,冷酷老公寵上天 天才小狂妃:邪皇,輕點親 娶一送二,霸總乖乖就範 穿成守寡老婦後我只想鹹魚 壞春天 任傑林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