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德格雷的眼裡,有著這樣票房的《夢露》,已經不能算是奧系片了,因為它的資料,已經超脫了傳記片的範疇,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甭管怎麼計算,它都註定會破出一連串的記錄,將今年年末的所有風光獨攬一身,徹底壓住其它的競爭對手……
呃——不對——
想到這兒,布拉德格雷猛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壓制住其它的競爭對手?
拜託,從西德尼波拉克寫下那篇影評開始,它就已經沒有競爭對手了!
“先是威尼斯電影節之後的大咖背書,然後便是試映會那漫天蓋地的評價,緊接著便是《紐約時報》那些媒體頭條……如此陣仗,嚇得那些同期影片銷聲匿跡,在獨佔感恩節檔期的情況下,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應該……”
在失聲了一段時間,消化了整個資料後。
布拉德格雷的語氣變得非常平緩,他試圖用現有的一切來解釋眼前的資料,可——
閃爍的眼眸,已經出賣了他的真實想法。
雖然他在不斷的給以理由,但這種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是永遠都無法抹殺的!
而在看見資料後,本就毫無睡意的他直接就開啟了電腦,瀏覽著網頁。
看著那最新出爐的影迷評價,他的頭皮,更是發麻無比。
“在看到伊麗莎白泰勒的評價後,我爺爺就讓我去給他預定了午夜場的票,反正是感恩節假期,我們全家都陪他去看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部電影,但我知道,我爺爺是哭著看完的,或許對於我而言,斯嘉麗是足夠的美,但對於我爺爺來說,或許是青春的記憶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其實並不喜歡文藝片,我之前也只看過江火的商業片,像《百萬美元寶貝》、《暴雨》這些,我看了評價,覺得主題太沉悶後,便沒想著入場,《夢露》是我第一次為文藝片買單,整個故事,和我所想的一樣,非常的平淡,看得我十分無聊,但,我不得不承認,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心中的兩個形象重合了,我沒有看過瑪麗蓮的電影,但在我的記憶裡,之前和江火一直拍戲的斯嘉麗,根本就沒有《夢露》中那麼的吸引人,或許是她演技的原因?又或者說是江火拍的好?總之——論故事,我不喜歡,但若論人,我很喜歡。”
“兄弟們,我奶奶現在就坐在我的身邊,她要親眼看著我給這部電影打十分,用她的話來說,這部電影讓她找到了當年和我爺爺在電影院約會時的感覺,她很喜歡這部電影,即便她當時非常嫉妒瑪麗蓮,嫉妒她能吸引我爺爺的目光——好吧,她打我了,但我並不想刪除這段文字。她讓我告訴你們,告訴那些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你們,當年的瑪麗蓮,的確和銀幕上的斯嘉麗一樣,美豔動人,這不是我們的錯覺,這一切都是真的,如果有人不喜歡這部電影,覺得它太平淡,覺得演員太搶戲,那就請這些人先看看當年的瑪麗蓮的電影,因為斯嘉麗和江火,的確拍出了當年那種時代的特殊韻味。”
和以往那種‘垃圾’、‘好看’、‘愛死了’的無意義影評不同,今日,idb上的評論,全都是這種大段評價,而大多數人的字裡行間,都體現了一件事情。
爺爺,奶奶……
如何將曾經的票房主力軍,現在的養老休憩一族拉進影院,是所有文藝片都想知道的事情,而現在,在媒體的狂轟亂炸下,《夢露》,似乎做到了。
雖然這所有的一切,和媒體們的宣傳、專業人士的瘋狂影評、《紐約時報》等並不專業的引導,亦或者是夢露本人的人氣都有關聯,但——
最後受益的,不還是斯嘉麗和江火麼?
即便布拉德格雷他們早有預感,那些看過伊麗莎白電影,看過西德尼電影,看過斯皮爾伯格電影,看過伍迪艾倫電影,看過弗朗西斯電影的傢伙會因為這些老頭們的影評走進影院,但——這一切,就像是暴風雨一般,來的有些太快了,不是嗎?
“真的能讓那些老頭重新走進影院?”
“好吧,和去年的綁架學院相比,江火今年贏得更加漂亮……”
布拉德格雷掃了一會兒影評,便將頁面直接關閉。
他已經不想再去唸叨票房、獎項這些事情了。
美國有百分之十五的老年人,若是能拉動這些傢伙在感恩節期間重新走進影院,那連帶進入的觀眾,會有多少?他不敢想——
就算那些年輕人對《夢露》不感興趣,但在感恩節只有這一部票房高昂的影片下,又有多少人會因為那恐怖的票房,而走進影院,觀看電影?他不敢想——
為什麼午夜場的票房,是各家必爭之地?只有《愛抄公寓》,才會放棄?
很簡單——
因為午夜場越恐怖,所帶給人們的刺激,也就越大。
憑什麼這部電影的午夜場票房會比那些商業大片賣的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