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六百三十五萬?”
“這特碼的是僅僅投資了兩千萬的奧系傳記片?”
當派拉蒙影業主席布拉德格雷瞧見這個資料後,他直接就把手中的咖啡杯給砸了!
點映一場,一點五十一場,不公平?
拜託!票房遊戲一直都是這麼的公平!
《亂世佳人》締造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票房神話?
開什麼玩笑!
三九年首映,四二年重映,四七年再重映,五四年繼續重映,六一年還重映,六七年又來了一次,七四年再來了一次,八九年繼續來了一次,九八年應該是最後一次……
沒錯,在過去的六十八年裡,它光在北美就上映了九次!
不然的話,北美一點九八億,全球四個億的票房是從哪裡來的?
這還是光在院線排片上映的次數!不是發行dvd的次數!
若《亂世佳人》有榨乾整部電影的意思,那《星球大戰:新希望》就是衝著破紀錄去的!
七七年上映之後,七八年就重映了!七九年再重映!八一年繼續重映!八二年再次重映!而到了九七年,更是搞出了一個特別版,就是為了破北美的票房記錄!
喬治盧卡斯的做法在當時的確是成功的,他不僅拿下了北美票房記錄,還將其推向了恐怖的四億六千萬,但,他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自己累死累活讓電影上映了六次,結果一轉頭,三月剛過,就被《泰坦尼克號》給破了……而且破的,還是那麼徹底……
一直以來,各家粉絲喜歡在票房上面爭論不休,很多人喜歡拿出那些老電影的票房,然後洋洋灑灑的寫下數千字,表示若是算上通貨膨脹,自己喜歡的電影票房,絕對要比你們喜歡的電影票房高……但——他們並不知道,電影從不算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因為,沒法算。
你在幾十年裡上映了十幾次,這通貨膨脹怎麼算?
你為了破紀錄不斷的搞出新版本重映,這通貨膨脹又怎麼算?
既然大家都是為了那個記錄而絞盡腦汁不擇手段,那——
索性誰都別算通貨膨脹,大家在一個起跑線上,憑本事破紀錄!
你牛嗶,你就不斷的重映,若是沒有市場,北美院線聯盟怎麼可能會接受重映?
和累積票房相比,午夜場的票房記錄,就更不好破了。
因為它沒辦法使用這種不斷重映的賴皮手段刷資料。
而在此之前,有人用連放兩場的方式疊加票房麼?
太多了……
今年的《諜影重重3》、《加勒比海盜3》、《怪物史萊克3》,就享受了這樣的待遇。
又或者說,凡是系列的終章,都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因為它們有著固定的粉絲群,不然的話,又有多少觀眾,會在凌晨一兩點鐘去電影院看電影的?
可即便享受了這樣的待遇,他們也沒能破紀錄。
或許是因為《諜影重重》的受眾群體並沒有後兩部電影那麼廣,而後兩部電影的受眾群體,更多的只是孩子,所以,他們才沒能打破午夜場的記錄。
但——
《夢露》兩千六百三十五萬這個數字,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
你只是一部傳記片啊!
就算摳掉第二場的資料,零點場的數字,也比《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高了五十萬?
f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