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當初覺得會拖累斯嘉麗顏值的衣服,在片頭曲中,顯得是那麼的自然。
銀幕上,她渾身上下好像都在發光。
那不是聚光燈的魅力,更不是打光師的功勞,而是由內而外,自然迸發出的一種微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江火的鏡頭裡,她像是稀世珍寶,《泰坦尼克號》中的海洋之星,誕生於海中的阿佛洛狄忒,她看向鏡頭的眼神,那自然而甜美的微笑,掀起了海浪,吹動了風聲。
那種感覺,彷彿可以跨越次元,從銀幕之中奔湧而出,讓你忘記了其餘的所有細節。
你不是在看電影,你聽不見她們的臺詞,你感知不到其中的旋律……
你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那純粹的美上。
在某個瞬間,觀眾和鏡頭背後的人,似乎達成了情感上的共識:她是那麼的美,她激發了我的靈感,她俘獲了我的情感,我的愛,甚至是我的——靈魂。
對於江火來說,這種感覺,比他人來的更加強烈。
那種靈魂上的默契,已經遠超空間帶給自己的自然。
鏡頭中的她不是瑪麗蓮,而是擁有著自己靈魂的斯嘉麗,那經過修飾後的完美外表,才是瑪麗蓮,是她,是她們,是想要展示的瑪麗蓮,所散發出來的神韻,所展現出來的表情,已經完全融合,但又涇渭分明……
又是一個特寫,銀幕上的夢露,眼睛笑了起來。
淺淺的笑容,並不是那麼的熱烈,在那笑意之中,甚至還帶有一絲狡黠——這是屬於瑪麗蓮的微笑,但也是屬於斯嘉麗的微笑,但蘊含其中的甜美與聰慧,則屬於江火。
而當鏡頭從她的臉上移開時,扮演科林的卷福,也是同樣的迷醉。
藉著那短暫的時間,江火扭頭,快速的朝著卡梅隆和小李子的方向掃了一眼,當她瞧見那類似於雕塑一般的身影時,她便再次扭頭,看向了妹妹。
屏住呼吸,雙眼茫然,沉浸的表現,令江火深吸了一口氣。
電影很精彩,雖然有一些細節需要重新調整,一些配樂並沒有做到位,但——
她已經很滿足了。
江月說得沒錯,這個世界上,沒人比她更加適合拍攝女性傳記片電影了。
雖然她的導演技法依舊沒有提高,她的劇本功底依舊在原地踏步,她對剪輯手法幾乎是停留在學習階段,但,她知道電影中的傢伙,到底應該怎麼演,如何拍。
這種知曉甚至讓她覺得超越了一切,以至於令她放棄了參賽威尼斯的想法。
因為——
任何一個評委都不配給電影中的‘她’頒獎。
那個她,或許是瑪麗蓮夢露,或許是斯嘉麗約翰遜,或許是——
從頭到尾散發出來的愛吧。
電影說的是瑪麗蓮夢露,但江火拍的確是斯嘉麗約翰遜。
斯嘉麗約翰遜演的是北美民眾的夢中情人,但能笑納的紅心,只有江火那一枚。
喜歡席捲文娛請大家收藏:()席捲文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