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原版電影中的俗豔開場舞不同,在這個版本中,江火直接就刪除了原版的主題曲《當愛誤入歧途,一切都不如意》,而是採用了夢露一九五三年電影《紳士愛美人》中的經典曲目,《鑽石是女孩的摯友》,一身死亡芭比粉,複製當年老套的拍攝手法,配合上僵硬的運鏡,直接就給人一種老片重放的感覺,用現在的審美觀來看,當年的禮服甚至有些‘奇葩’,但正是這種感官上的差異,那種苦心營造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當然,即便是對著當年的電影翻拍,也不意味著要照搬複製,在這些僵硬的手法之中,喬納森還按照那些老頭們的要求,新增了對角線運鏡,採用了抓拍特寫,剪輯出蒙太奇熱舞,成功地營造出了黃金年代的奢華感,以及一種略帶迷幻般的影片氛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得不說,能夠寫出《記憶碎片》和《致命魔術》的傢伙,對鏡頭的運用十分的到位,喬納森在塑造年代感的同時,也沒有放棄自己那種凌厲飄逸的風格,鏡頭語言給人一種詩意的感覺——當然,最抓人眼球的,還是江火強調的美感。
拍了這麼多年的戲,執導了三部電影,但江火從來就沒有剪輯過。
雖然在執導的時候,她是親眼盯著每一個素材拍攝而成,但素材和成片的差距,就像是馬鈴薯和烈酒的差距一樣,素材質量高,每個鏡頭異常唯美,並不意味著成片的質量就好,畢竟,素材是成千上萬個單獨的鏡頭,只要你願意,甚至可以剪輯出數個版本不同的故事,怎麼選擇,如何拼接,都是一門學問。江火不懂,她更多的時候就是和昆汀一樣,說出自己一個需要的畫面,讓後讓其他人來辦,但喬納森明白啊!這或許是諾蘭他們家族的天賦技能:光是眼前這個開場舞曲,江火就非常的滿意。
大量運用蒙太奇的排程,鏡頭不斷地呈現著舞臺中央的夢露,那天真的笑容,初見時的驚鴻一瞥,確認過眼神的回眸一笑,趁著觀眾聚焦面龐的間隙,偶爾順著手臂上撫的手指,不斷地調動著觀眾們的情緒,當這種情緒被引至最高點時,前奏終於結束了,在俯拍鏡頭之後,音樂聲停下的同時,舞臺燈光瞬間暗滅,高曝聚光燈‘哐’地一聲亮了起來。
那些身著西裝的男性伴舞紛紛湧向夢露,他們手中,捧著紙質的紅心道具,彷彿是被眼前的女子迷惑的神魂顛倒,紛紛貢獻出自己的真心,而舞臺中央的夢露,則起身驟轉,將預示著男人們的‘真誠’紅心,毫不留情地推到了一邊。
在燈光的照射下,她的面龐顯得異常白皙,精心梳理過的短髮灑落前額。
這是一個大特寫,那自得的表情,被攝影機完美記錄。
若是在現實中近景觀看,或許會發現她有著過重的妝容,但在吃妝的攝影機前,聚光燈下的面孔,顯得是那麼的自然,明亮的眼睛,婉轉的眼波,那帶有竊喜卻高傲十足的表情,彷彿是在享受那些投來的迷醉光芒,但又更像是在展現自己那種玩弄眾生的俏皮……
或許說出來有些不好意思,雖然江火對她那可是瞭如指掌,但在瞧見這一幕後,也有些呆住了——又或者說,就連她這個親自指導的導演,在這一刻,也被斯嘉麗……不,是被她扮演的瑪麗蓮夢露……不對,這就是斯嘉麗,給迷住了。
斯嘉麗約翰遜是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光靠顏,就能籠絡一批粉絲,再加上歐美人種的原因,三十歲以前,就是她們的巔峰,而在這個年歲的斯嘉麗,被媒體冠上‘新世紀夢露’的稱號,便可以看出,她的美,不止江火一個人能夠欣賞。
更何況,為了演好夢露這個角色,她可是完全按照江火的要求入戲的,以前她一直抑制自己的風情,但在拍這部戲時,她沒有任何顧忌,她毫不客氣的在現場展示著自己的優點,向外界散播著屬於自己的風情,但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給監視器後的那個人看的……
只要問起經歷過黃金時代的人,他們都會給出一個評價:夢露的風情,渾然天成,就像是上帝賜給她的瑰寶,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你的目光就是會被她的身姿吸走,任何動作由她來做,那就是迷人,各種模仿,只能是東施效顰。
但——
斯嘉麗根本就沒有模仿她。
在發現自己可以藉助江火入戲後,她便將蒐集來的所有資料,那些在市面上流傳的傳記,那些被人們奉為經典的電影,那些被大夥珍藏的影片資料,全都摒棄一空。
鏡頭前的她,不是電影中的瑪麗蓮夢露。
她就是她,現實中的她,與夢露人生軌跡高度相似的她,江火眼中的——她。
她美。
她只為一個人美。
在寫本子的時候,江火併不明白,原版的《我與夢露的一週》,為什麼會拋棄《鑽石是女孩的摯愛》這首最為經典的曲目,而選擇了熱度並沒有它高的《當愛誤入歧途》。
或許是因為劇情的需要,為了襯托夢露和科林的感覺,但現在,江火明白了——
在《鑽石是女孩的摯愛》這個曲目中,夢露的服裝,具有極強的時代特徵。
那個年代流行的可是死亡芭比粉啊!
這個在現代被女生們diss過無數回的配色!
粉紅色的長手套,過時老氣的裁剪風格,又俗又土的大蝴蝶結……
在拍攝現場換衣服時,斯嘉麗就埋怨過很多回,她希望自家老婆能換個曲目,但——雖然江火也為這種配色感到頭疼,可她覺得歌曲經典,便沒想著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