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擁有二十世紀偉大記者之稱,兩度奪得普利策獎的諾曼梅勒非常遺憾的說道:夢露是‘美國夢’,是漫漫長夜中最後的迷。
《美國流行文化指南》中說:“夢露是美國流行文化的標誌。從來沒有哪個明星曾繼法國如此廣泛的情感——從情慾到憐憫,從羨慕到悔恨。”
沒錯,在夢露活著的時候,沒人瞧見她的進步,沒人認可她的努力。
但在她去世之後,那些為之傾倒的美國人醒了。
他們發現自己親手扼殺了美夢,他們發現自己親手敲碎了幻想。
沒人知道,如果當年認可夢露,鼓勵她前行,現在的她,會是什麼模樣。
但他們明白,留存在心中的美好,永遠都無法替代。
正因如此,每每有和夢露相關的傳記電影出現時,總會遭到人們的惡語相向。
因為對於那些美國人來說,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老頭來說,對於那些經歷過這一切的傢伙來說,無論是誰扮演夢露,都是在破壞自己已經遺失的美好。
他們守護的不是那個人,而是自己曾經的幻想。
正是因為她的生命在最好的年紀戛然而止,所以美國民眾的反應,才會如此強烈。
她是時代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性。
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甭管江火找誰來拍,肯定都會有人不滿意。
如果是江火親自挑選的本子,斯嘉麗肯定會認真考慮一下,問清緣由;而在得知,這個本子是江月挑選的後,她就更要搞清楚了!
因為她明白,這個角色到底有多麼的難演。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她在自信,瑪麗蓮夢露這個角色,她也覺得自己有大機率演砸。
理由很簡單,這個人物早已經被美國民眾抬上神壇,而神,是不容褻瀆的!
但——
如果走運演好了。
那就不是能否衝擊奧斯卡的問題了……
而是幫助那些傢伙圓夢的問題了!
是重啟時代的問題了!!!
自從夢露去世後,女神這個稱呼,就沒有在出現過了。
當今好萊塢最偉大的女演員梅麗爾斯特里普從未被稱為女神——
主張公益與和平的安吉麗娜朱莉也無法被稱為女神——
史無前例的公開宣稱自己為女權主義的碧昂斯、‘同志偶像’adygaga,更無法被稱為女神——
因為在這些人的心裡,女神已逝。
扮演夢露,其實是一個造神遊戲。
和江火親身經歷的造神遊戲不同,夢露這塊神格,可以幫助得到它的人——
一步登天。
喜歡席捲文娛請大家收藏:()席捲文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