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縣人的這些話被一些個別有用心的人傳到了大業皇帝那裡。
大業皇帝聽了這番話,也是笑了,可能是在笑明州縣人的自命不凡,也可能是在笑傳這話人的太過小肚雞腸。
大業皇帝的笑,讓傳這些話的人不知所措。
大業皇帝笑過之後,並未做任何的表態,但大業皇帝也因此記住了明州縣。
再後來,這兩方面的原因匯聚在了一起,讓明州縣最後有了現在的局面。
劉寬的靠山倒了的時候,劉寬原本也在一併處理之列。
大業皇帝看了大臣們擬的處理方案之後,看到了明州縣知縣劉寬的名字,就笑了出來。
大業皇帝這次笑過之後,有了具體的表態:“這劉寬,這明州縣,湊在一起,也是有趣。劉寬不是最提倡教化嗎?他甚至覺得江湖武人都可以被教化。你們不是常說明州縣缺乏教化嗎?那就讓這劉寬好好教化教化這明州縣好了,看看他能在明州縣教化出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大業皇帝的這番話,當然沒有原封不動地寫到聖旨當中,也沒有原封不動地傳達給劉寬。
大業皇帝皇帝在表態之後,就對聽到這些話的大臣們說:“若是讓劉寬知道我是想讓他教化明州縣,那他這教化怕是就會脫離他的本意。若是讓明州縣人知道是我想讓劉寬教化他們,明州縣大概就會以完全不同的姿態來應對這場教化。我們什麼也不要說,就看劉寬出於本意會如何教化這明州縣,也看明州縣人會如何應對這劉寬的教化。”
因為大業皇帝有了這番考慮,在自己的靠山倒了之後,劉寬只是知道自己可能是因為祖墳冒了青煙,並沒有受到牽連,但可能祖墳冒的青煙不夠旺,近期也不會再被重用,只能停留在明州縣知縣的位子上。
劉寬在知縣的位子上又做了沒多久,就有一個“好心人”,劉寬過去的一個朋友來到了明州縣,拜會了劉寬,提醒他說:“你想要在明州縣知縣的位子上再動一動,往上升一兩級,也是有可能的。明州縣雖然富庶,但明州縣人給人的印象卻一直不怎麼樣。老兄你若是能改變明州縣人在外的形象,一定會令人刮目相看。”
劉寬這位過去的朋友是在禮部任職,劉寬聽了他這朋友的提醒之後,自然是如被醍醐灌頂,以為自己若是在明州縣做好了教化工作,就能調到禮部做事。
劉寬大張旗鼓地搞起了教化工作。
明州縣人在最初的時候,自然不理劉寬的教化工作。
劉寬又急又怒,就開始動用自己知縣的權力來為教化工作保駕護航。
明州縣人在這個時候,也只是表面上應付了劉寬的教化工作。
劉寬更急更怒了。但劉寬也想到自己雖然是知縣,但並不是神仙,不可能掌握明州縣人的一舉一動,就又換了一個思路。
唯一能掌握明州縣人一舉一動的,只有明州縣人自己。
若是能煽動明州縣人相互監督揭發,那劉寬也就能實際掌握明州縣人的一舉一動。
劉寬能想到這個辦法,並不因為他是一個聰明人,只是因為劉寬是一個熟悉歷史的人。
喜歡江湖史事請大家收藏:()江湖史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