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江晟多日的觀察,複製人從來沒有為自己的生產槍充過電。
也許生產槍採用的是比電力更加高階的能源,但無論是哪種能源,江晟從來沒有看到過複製人有為生產槍補充能量的動作。
和生產槍一樣不需要補充能量的還有列印艙。
列印艙上並沒有類似能量傳輸的線路,但列印艙頂上的長明燈表明列印艙一直處於可工作狀態。
這兩樣東西的能量來源江晟絲毫摸不清楚,但生產槍是由列印艙列印而來的,所以應該可以判斷生產槍的能源和列印艙的能源是相同的。
如果人類能夠掌握這種未知的能量來源,那麼...
江晟搖了搖頭,放棄了無意義的遐想。
畢竟生產槍是複製人的專屬道具,而列印艙上沒有類似螺絲的結構,只有暴力拆解手段才能一探其內部構造。
但列印艙只有一個,拆了之後,江晟肯定裝不回去。
不光是列印艙,複製人建造的所有建築從外部看都是沒有類似螺絲、榫卯的結構組合方式,想要拆解都只能暴力拆解。
...
三個小時後,研究站終於建成了。
研究站的外貌看起來像是一個工作臺,在工作臺的左邊放著一塊黑板,右邊放著一個巨大的蒸餾瓶和一排試管,而在工作臺的下面放著一摞摞的書籍。
書籍!
江晟的瞳孔微微顫抖,難道複製人也需要讀書?他們會讀什麼樣的書呢?
看到書籍的江晟好奇心爆棚,趕緊伸手去拿下面的書籍,結果手一使勁,書籍根本拿不起來。
難道是知識的力量太厚重了?
江晟蹲下來仔細一看,原來工作臺下邊的這一摞摞書籍其實是書籍形狀的雕像,根本就動不了。
就像是網咖裡的書架,拿起來才發現全是紙盒子。
而且這些類似書籍的雕像非常劣質,看起來有花花綠綠的封面,但上面沒有任何文字樣的東西,側面的書脊也是一片空白。
江晟有些失望地鬆開手,之前複製人建造的洗手盆也是如此,上面也是有個無意義的毛巾雕像,所以這次也就見怪不怪了。
而工作臺上的黑板和試管,也算是意料之中,複製人的生產槍可以生產少量的劣質玻璃,所以能夠生產出這些也很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在黑板上畫有一個波浪形的函式影象,座標系上沒有寫引數,但從影象上看像是三角函式。
在江晟視野的旁邊,顯示有這個研究站的屬性。
【研究站】:透過對基礎科技的研究,解鎖更高的科技。
需求:50千克泥土研究點、60瓦電力、複製人操作
效果:基礎研究、熱量1.13千焦秒
材料:400千克銅礦
他們不能憑空造萬物,研究站對於他們的科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簡明扼要的意思就是,只要擁有這個東西,就能解鎖複製人的科技樹了。
江晟迫不及待地在視野裡面開啟了科技樹。
科技樹一共分為11個大類別,這11個類別上的科技產物就像樹杈一樣縱橫交錯著,有著明顯的先後順序,看起來非常複雜。
而這11個類別分別是食物、電力、固體材料、殖民地發展、醫療、液體、氣體、太空服、裝飾、自動化、火箭。
火箭!
江晟看到這兩字,雙眼立刻開始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