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裡的長女,呂彩霞承擔了長子的角色,她要給弟弟妹妹們做榜樣。
為了家人的認可,她只能拼命去做各種事情來證明自己可以跟男人一樣,甚至比男人更優秀。
家裡孩子多,除了舅舅,女兒們其實都是被忽略的。
呂彩霞懂得承擔,懂得分享,只是很多時候她不知道怎麼表達愛,或者說這些懂得就是她想要表達的愛。
呂知樂的缺愛就是呂彩霞的不會表達。
以前她或許還有點怪自己父母的內斂,可是她現在長大了,知道了父母的愛不管有沒有表達都在自己的成長裡。
她是被愛著的,一直都是。
她不覺得人所有的負面和悲傷都由原生家庭負責。
小時候或許是,長大的我們是有能力改變所謂模式的。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的話,你就可以治癒自己。
如果你真的完全放下了過去,如果你真的完全接納了自己,你就會學會真正的愛自己。
她早就學會了愛自己,所以反而有點心疼小時候的媽媽。
無人在意,獨自撐起自己一片天的呂彩霞,其實也曾經是個小孩啊。
曾經很無助很茫然,被忽略著長大,某一天卻成了呂知樂和張曉峰的大樹,給了他們遮風擋雨的家。
她想抱抱小時候的自己和媽媽。
女兒已經長大,不但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你和這個家。
688
呂知樂其實沒有自己單獨生活過,她是很喜歡一個人待著的。
但上學的時候一直是集體生活,包括到了國外也是住在別人家裡。
回國以後工作又是住在家裡。
幾乎就沒有過獨立的生活。
她不是喜歡熱鬧的人,但也習慣了熱鬧。
每個假期她外出旅行,雖然名義上是一個人,但總會有驢友,真正一個人的時間其實少之又少。
呂知樂喜歡看韓劇,尤其是週末家庭劇。
喜歡看韓劇,很多時候是因為親情感動,但是現實裡又最煩親情的羈絆。
不知道是不是角色永遠沒有個人立體的緣故。
一個立體的,活生生的人,感受總是最複雜又矛盾的。
為什麼電視劇裡角色永遠能就事論事,不會因為任何事情傷了感情,也不會因為自私影響了親情。
它們似乎是割裂的,分別的,反而讓角色活生生。
可是現實很難發生,這些都只會混雜在一起,讓人對所謂的親情敬而遠之,保持清醒。
她當然珍惜親情,但她是有悲觀情緒在的,人不能選擇自己的親人,很多時候人生的矛盾和挫折都是親情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