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一系,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的後代,就藩於河南彰德府!
鄭王一系,明仁宗朱高熾第二子朱瞻埈的后妃,就藩於河南懷慶府!
崇王一系,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第六子朱見澤,就藩王於河南汝寧府!
徽王一系,是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朱翊鏐的後代,就藩於河南鈞州府!
潞王一系,是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朱翊鏐的後代,就藩於河南衛輝府!
加上福王在內,整整八位藩王,他們的私人莊田數量,佔據了河南省田畝數的十之七八!
藩王們的莊田不減免賦稅,那麼朝廷減免賦稅的命令,就等於是一紙空文了,百姓們依舊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不出來逃難才怪呢!
河南之害,首在藩王!
……
“羽哥,咱們該做點事情了!”
“是啊,該做點事情了!”
吃完飯後,人們都去休息了,李巖、薛羽卻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都在想著心事!
一個想的是,如何才能拯救河南的百姓們?
另一個想的是,如何才能拯救全天下的百姓們?
……
第二天早晨,隊伍繼續西行,災民們繼續東逃,雙方就要告辭了。
“項護院,分出五車糧食來,送給劉老漢一行人,當做路上的口糧!”
“啊,公子,這些糧食是要運到洛陽出售的!”
“聽我的,分出五車來!”
“這個嘛……”
李巖仗義疏財,要送糧食給災民們,項護院與家丁們卻猶猶豫豫,誰也不願動手。
大災之年,米貴如珠,這五車糧食運到洛陽,起碼能賣幾百兩銀子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豈能輕易的送出去呢?
雖說命令是李巖下的,可這位小公子才十四歲,恐怕做不了這個主吧?
事後李老爺若是責怪,還不是護院、家丁們的倒黴,故而沒人敢執行命令!
李巖身為公子,又不能親自去趕車、搬糧食,那也太有失體統了!
眼看事情僵持住了,一旁的薛羽發話了:“不必擔憂,分出五車糧食就是了,若是李老爺追問起來,一切責任由我承擔!”
“是,薛公子!”
薛羽是李家的大恩人,李精白按照約定好的,要將一半家產相贈!
雖然薛羽推辭不受,可李精白還是命令老管家,把家產一分為二,立下了薛、李兩本賬冊,這件事項護衛也是知道的。
如此算來,薛羽也是半個主人呢,分出五車糧食自不是問題了,項護院帶領家丁們遵命行事了。
劉老漢等人感激不盡,又跪在地上一陣叩謝,這才趕著糧車上路了,頻頻回首,熱淚盈眶!
而有了這次經歷之後,施捨的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第二天,李巖又施捨出去五車糧食!
第三天,十車!
第四天,二十車!
第五天,四十車!
第六天,隊伍來到了嵩山腳下!
喜歡明末第一梟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