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餓的太狠了,不能吃太多東西,否則撐壞了腸胃,會鬧出人命的!”
“還是羽哥想的周到,你們還不快去做飯!”
“是,公子!”
車上有的是糧食,家丁們一起動手,汲水淘米、砍樹劈柴,架上大號的鐵鍋,很快升起了十幾道炊煙……
稀粥熬好之後,依次分給災民們,就像薛羽之前吩咐的,大人兩碗,孩子一碗,先讓他們潤一潤腸胃,以免撐壞了身體!
等災民們喝過粥,略微恢復了幾分元氣,薛羽、李巖這才二次上前,與為首的白髮老者交談起來。
“老人家,你們是那裡人啊,為何流落至此?”
……
“回兩位公子爺的話,我們是河南府鞏縣劉家莊人氏,小老兒劉有田,是莊子裡的莊頭!
今年開春以來,老天爺一滴雨水也沒給,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實在交不上稅賦了,這才拖兒帶女,背井離鄉,想要到外省去求一條生路!
出來沒幾天,乾糧就吃光了,靠著沿街乞討,挖草根、扒樹皮一路堅持走過來,今天實在走不動了,要不是碰到兩位好心的公子,大傢伙恐怕就要餓死在樹林裡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老漢很是健談,也頗懂一些禮數,顯然是見過世面的人!
可一番對話下來,反而讓李巖更加的糊塗了。
“交不上賦稅了,朝廷不是下了旨意,減免河南百姓一年的賦稅嗎?”
“唉,朝廷的賦稅是免了,可是福王府的田租沒有免啊!”
“你們是?”
“沒錯,我們都是福王府的佃戶!”
福王就藩之時,萬曆皇帝賜給了兩萬傾的莊田。
但是福王並不滿足,又透過各種手段,不斷兼併窮苦百姓的土地,短短几年時間,其莊田數量就翻了好幾倍。
不客氣的說,河南一個府的田地,差不多都歸福王所有了,生活在上面的百姓,自然就變成福王府的佃戶了。
之前說了,為了賑災,朝廷下令,減免了河南省一年的賦稅!
可這道命令,對於福王的莊田是無效的,佃戶們該上交的田租,一點也不能少,遇到了王府里納妃、生子、過壽之類的喜事,還得額外有一份孝敬才行!
“小老兒居住的村莊,就是福王的私人莊園,有土地兩千多畝,桑樹四千多株,還有一大片山地!
每年上交的田租銀,比朝廷規定的賦稅高出兩倍有餘,還要上交絲綢、牲畜、水果、木炭、蔬菜……各種各樣的土特產!
要是風調雨順的年份,全莊上下起早摸黑、辛苦勞作,還能勉強的把這些東西交上去!
可是今年,王府裡面喜事不斷,王爺一連納了三位側妃,還生了兩個兒子,各種孝敬幾倍的增加啊,偏偏又遇到了旱災,糧食顆粒無收,樹木旱死無數,莊子裡就是砸鍋賣鐵,也湊不齊今年的田租了!
福王府的管事帶人強行逼繳,結果逼死了十幾條人命,大傢伙實在沒法活了,這才出來逃難啊!”
說話間,劉老漢解開衣衫,只見身上遍佈鞭痕,都是福王府的惡奴們鞭打的,下手相當之重!
原因也很簡單,劉家莊上交的田租,其實只有一部分入王府的庫房,另一部分則由負責收租的大小管事以及惡奴們瓜分了。
層層剋扣,欺上瞞下,這是千年不變的規矩!
劉家莊交不上田租,管事、惡奴們也就沒了進項,自然是要下死手了。
“該死的,從上到下,統統都是該死的,大明二百多年的基業……爛掉了!
再這樣下去,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了!”
聽完講述之後,李巖小臉氣的通紅,牙齒咬的咯咯作響,現在他徹底明白了,薛羽路上講的那些事情。
一個福王,就把這麼多百姓折騰的家破人亡了,而在河南地面上,可不止一位藩王啊!
周王一系,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後代,就藩於河南開封府!
唐王一系,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的後代,就藩於河南南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