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封府中喝了湯藥的金不喚,知曉了今日朝中發生的事情之後,有些不敢相信。
這林桐不是說這幾天有大動靜麼?
怎麼一點情況都沒有?
他不顧自己還留著鼻涕,坐上了馬車來到了桐哥酒坊。
把自己得到的訊息告訴了林桐。
林桐卻沒有任何的波瀾,反而說道:“這才第一天,朝廷剛剛形成決議,這殿試不是還沒開始麼?”
“你的意思是等殿試之後?"
林桐沒有理會金不喚,因為今天來了個大主顧,直接要了一百斤醉八仙。
金不喚只好拖著身子,回到了開封府。
殿試的日子如約而至,先是正常大殿試。
各地的生員齊聚金鑾殿,在趙禎與百官的矚目下,開始答題。
當所有人滿心歡喜的聽完題目之後,臉色瞬間垮了下來。
原以為這次殿試與以前一樣,就是考考詩詞歌賦,讚揚一下趙禎和大宋,再配合一點點的理政思想之後,就可以坐等唱名了。
結果這次的題目完全是以時政出發,以三次宋夏戰爭、鑄大錢、遼國和談、銅錢貶值為題目。
讓所有的生員任取之一,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想法,若是自己為主事官,將會如何去處理這樣的事情。
如果在作答中引經據典了,還必須詳細闡述引用此典故的緣由。
當殿外的銅鑼敲響之時,作答開始。
放眼整個大殿,五百名生員中,幾乎超過一大半束手無策。
剩下的一大半中,只有十幾名生員在埋頭書寫,剩下的也是寫寫停停。
趙禎仔細觀察了那些動筆之人,除其中就有范仲淹的次子範純仁,韓琦的長子韓忠言。
對此二子,趙禎甚是滿意。
一旁的范仲淹與韓琦也是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因為題目是趙禎親自擬定的,他們也不知曉。
當他們聽到這些個題目是,心裡也是很不安。
畢竟他們二人就是宋夏戰爭的直接參與者,如果自己的兒子選擇了這個題目,搞不好要被人翻舊賬的。
大殿試整整持續了一個上午,為了不洩密,所有人都在殿內進行用膳。
緊接著就是小殿試,小殿試是在隔壁的議政殿舉行的。
題目範圍直接縮小到了鑄大錢的利弊!
這個題目很是刁鑽,鑄大錢的主要支持者就是趙禎。
無論寫的好與不好,可能都會出問題。
當小殿試開始後,題目就不再是秘密了,被廣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