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林桐所說的私心二字,范仲淹倒是不以為然。
“我範希文既然提出改革,那必定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
“我已讓吾兒放棄這次的小殿試,走大殿試進行科考!"
林桐拍手稱讚,但他接下來的話讓範希文不知如何回答。
“範公實乃百官楷模!你這麼做考慮過你的朋友們麼?難道你要讓韓琦大人他們也把自己的兒孫退出來麼?”
范仲淹聽罷也是愁上眉梢,嘆著氣搖搖頭,又是一口酒。
“如果有將改革推行到底的想法,應該也跟我一樣!"
“再者說來,他們幾位公子的才學是很不錯的,就算不走小殿試,也可以獲得名詞,踏入仕途是不成問題的。”
林桐沒有否認這一點,但是他覺得范仲淹有點忽略了人性,特別是在古代這種封建思想的情況之下。
長輩辛苦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下一代,再下一代,甚至是世世代代子孫的榮華富貴麼?
他們可以陪你進行強有力的改革,甚至衝鋒陷陣。
但你不能因此而斷送了他們後代的上升之路,最起碼不能阻攔。
否則誰還會跟你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跟著你改革,把家裡子子孫孫的後路全部斷送了,那還弄個什麼勁?
說到底,這些封建社會計程車大夫是不會有這樣的覺悟的!
想到這裡,林桐反問道:"如果韓琦大人他們不肯照做,範大人該當如何呢?"
也許是酒精的作用,也許是范仲淹心中已經決定破釜沉舟了,他猛喝了一大口酒,大聲的說道:"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怕這怕那,哪怕最後是我自己過獨木橋,我也要走到底!
范仲淹踏著醉醺醺的步伐離開了酒坊,坐車離去。
“範大人這是要破釜沉舟了?"
“哎,也難為他了!且不說這次的改革能撐多久,至少這幾天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怎麼?你又有什麼高見?”
"我能有什麼高見?這是很容易就猜得出來的!"
金不喚摸了摸腦袋,“我怎麼就猜不出來?"
“所以開封府判官是你最高光的時刻!”
對於林桐所言,金不喚也沒有反駁,而是繼續八卦了起來。
林桐見此刻也沒什麼生意,與金不喚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起來。
根據後世的記載,慶曆新政只維持了一年左右,就被保守黨以各種手段進行攻擊。
再加上趙禎在中後期對新政也產生了懷疑,最終范仲淹被再次罷官,貶謫出京。
但這是林桐腦海裡的記憶!
而由於歷史程序的改變,眼前的慶曆新政雖然也有困難,但趙禎的支援力度是空前絕後的。
這也是范仲淹的底氣!
只不過趙禎的一個好心之舉,讓范仲淹進退兩難。
就衝著范仲淹剛才的決心,他的幾位盟友會不會因此而遠離他,甚至投身保守派的陣營。
這都是一個很大的問好!
"其實範大人是可以繼續推行關於改革科舉的法令的!如果是這樣,那所有的壓力都會在陛下身上!”
這一句是關鍵中的關鍵,臣子是給皇帝分憂的,而不是給皇帝徒增無故煩惱的。
趙禎都如此支援范仲淹了,他如果這麼做,那就是狠狠地再給趙禎打耳光。
一生都忠於趙禎的范仲淹,也是做不出這樣的事情的。
“林桐,我真的發現你不去做官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