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沒辦法,找了輛馬車,去接人了。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韓哥反正也是沒事,陪著林桐走進了酒坊。
這酒坊有十米高,一共是三層。
第一層從進門起,就是一條筆直的磚石路,整個酒坊被一條磚石路分為了兩個部分。
左邊是糧食卸貨區,蒸煮區,還有兩個晾堂。
右邊則是一排排的釀酒土坑,就像一個個陷在地裡的方形酒缸。
這可不是簡單的土坑,每個土坑的內壁和底部塗抹著細細的黃泥。
厚度也不是非常均勻的那種,據說這些黃泥並不是土坑中原有的,都是老師傅們從城外的某個山上挖來的。
色澤純正、質地細膩,和成泥巴後粘性十足,一是防止酒液流失,二也是會讓酒質的口味更好。
等老師傅來了之後,林桐才進一步知道。
這些老師傅與韓哥的父親一樣,之前給官家釀酒,而且他們這一波,剛好是專門給宮裡釀酒的。
密碼五六37四三陸七伍
這些黃泥的秘密,也只有這些老師傅知道。
普通的官家釀酒人都不知道這種秘法,至於為什麼用了這個黃泥酒質就會變好,老師傅們也不得而知。
這倒是提醒了林桐,這可能就是後世那些所謂的大酒廠說的,泥土裡有什麼微生物吧。
是微生物促使了酒質的甘甜!
“老師傅們,我看這裡一共有二十個土坑!能出多少酒?”
“如果是我們親自從頭到尾弄的話,一個坑少說二百斤酒!”
“這二百斤酒一個月就能釀好麼?”
幾個老師傅哈哈大笑,“林小友,你不懂釀酒不怪你!”
“雖然聽說你加工水酒有一絕,但釀酒可沒那麼簡單。”
其中一個老師傅介紹了起來。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宋人釀酒分三個時候,春天釀造,秋天出售的酒叫“小酒”。
冬天釀造,夏天出售的叫“大酒”。
大酒釀造好以後密封起來,窖藏很多年後再拿出來喝的叫“老酒”。
也就是說小酒的釀造時間為三個月,大酒的釀造時間則是在半年左右。
“什麼?這麼久?”
林桐有些失算了,他以為最多一、兩個月的,哪知道這麼離譜。
“這還是隻民間的酒!如果是給宮裡喝的,無論是小酒還是大酒,都要先過篩三遍,直至看不見任何細微的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