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內閣發生的事情在朝廷高層官員中傳開了。
這也是公西月有意為之。
她也讓大家看看,在許多事情上她還是很開明的,並不忌諱他人。
果然,這一次,大家倒沒覺得護國侯霸道,只是暗歎孫文桓的好運與刑部尚書的運氣不濟。
能進內閣,孫文桓自然很高興。
他不是沒想過要找人,只是以他的脾氣不想去求人。
他想著,護國侯一向公正,假若她覺得自己可以應該會提拔自己的。
果然,護國侯真的提了自己名。
不過,他還是很感激魏尚書和範尚書的,沒有他們兩人支援,自己也進不了內閣。
於是,千年不送禮不走關係的孫文桓親自帶著禮物去了魏尚書和範尚書的府邸。
現在結果出來了,他也不怕其他人說他行賄了。
至於刑部尚書,自然是很不舒服。
他不敢恨護國侯,不禁氣惱上了魏尚書。
他可是找過魏尚書的,那個孫文桓之前可沒找過魏尚書。
要是魏尚書提了他的名字,那他就是四票了,他就是新的內閣成員。
至於範祖松,他和他的關係一向不怎麼好,因此他也沒找他,不提他的名字倒也說得過去。
……
魏尚書倒是不擔心別人嫉恨他。
他任吏部尚書多年,因性格耿直不懂圓通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以前還擔心自己不在位了會累及兒孫,現在這點都不用擔心了。
他雖然不是腦子頂聰明的人,但也瞧得出來護國侯所謀不小。
雖然不知道護國侯會走到哪一步,至少幾十年內大宇朝沒人能和她抗衡。孫女是她嫡親嫂子,和她關係又挺好,那孫兒孫女幾十年內是有人庇佑的。
至於幾十年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清楚,歷史長河中真正的世家又有多少,像前朝的榮家曾經那麼輝煌,還不是一夕之間就崩塌了。
更不用說普通的人家。
他們魏家也算輝煌了幾十年,再有幾十年的輝煌夠了。
魏尚書想得開,誰知道上門來感謝他的孫文桓更給他吃了定心丸。
“魏尚書,你也知道我在相面上頗有所得,我之前看過貴孫女和永寧伯世孫的面相,都是貴極的面相,倒是護國侯的面相我看不透。反正,你不用操兒孫的心就是。”
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孫文桓,魏尚書心知他不是隨意奉承人的人,他既然如此說想必他看到的情況就是如此。
“那我就放心了。”
原本這些相面之術都是看破不說,孫文桓是因為感激魏尚書的舉薦才多說了兩句,話說到這裡已是極致了,否則對自己有損。
於是,他轉了話題。
孫文桓問魏尚書:
“我初入內閣不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沒有,還請魏尚書不吝指教。”
魏尚書沉吟了一下,“沒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護國侯那人其實很好相處,只要你憑本心做事,就算意見與她相左也沒什麼,她不會嫉恨上的。”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不過護國侯有時候有點執著,一旦她決定要做的事情,你看情況讓著她點就好。”
孫文桓問道:
“不知道護國侯在哪些事情上比較執著?”
魏尚書想了一想倒是笑了出來。
“你不問我還沒注意過,如今想想她決意要做的事情後來證明她都是對的。”
魏尚書看著孫文桓一臉求教的表情,接著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