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人口中的大姑奶奶說的是魏文英。
公西月和魏文英關係不錯,魏文英也常來護國侯府,因此聽說她來了後公西月也沒在意,只以為她是來看望自己。
等到了大廳才發現,除了魏文英還有史鳳嬌。
看到公西月,魏文英衝她抱歉地笑了笑。
公西月倒也沒怪她。
魏文英和史鳳嬌是閨中密友,如今史鳳嬌遇到了事,魏文英一點都不幫襯的話反而會讓她覺得太涼薄。
公西月走到主位坐下,司屹也不避諱,在她旁邊一張椅子坐了。
“怎麼沒帶開文、開言過來?”
姜開言是魏文英的次子,今年2歲。
公西月這話一出,魏文英就知道她沒生氣。
“開文如今請了先生,每天在上課。開言太皮,我一個人帶不住她。”
公西月想起自己關於科舉制度的想法,便決定多問兩句姜開文的學業。
“對於開文,你們是怎麼想的?”
“開文雖然以後有爵位繼承,但我還是想著他能多學些本事,能入朝任職最好。”
公西月點頭贊同。
“那現在的學業你們是怎麼規劃的?”
“他現在是啟蒙時期,讀些《百家姓》、《弟子規》、《三字經》、《名賢集》、《千字文》等,明年再開始教他詩詞歌賦和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就是儒家學說。
所有參加科考的都是這個學習順序,這是為科舉作準備了。
公西月想了想,假若自己提倡重新開科考,必定是會取消詩詞歌賦的考試,側重治國策論。
那麼,姜開文沒必要讀那麼多詩詞歌賦和四書五經,反而是要增加策論的學習。
想起治國策論,甘先生倒是很擅長,就是為人太冷血、將利益權衡得過於清楚。
如果讓他來教姜開文也不知道合不合適?
罷了,自己先派人去江南城一帶訪一訪,看有沒有其他合適的人。
“開文現在先這麼學著,等過幾年他大些我再給他尋個老師來,專門教授他策論。”
“那就多謝你了。”
魏文英知道自家這個小姑從不無的放矢,暗暗將這話記住,準備回去問問祖父是什麼意思。
說過了姜開文的事情,公西月將目光看向了史鳳嬌。
“史姐姐想問什麼就直接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