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了主意,虞周也就不再私藏,他的製鹽方法說來也簡單,就是一個煮字,煮鹽的歷史說來已久,早在神農黃帝時期,就有黃帝之臣宿沙氏開海煮鹽,所以很多海鹽的產地都把他奉為煮鹽之神。
虞周的製法更是經過了改良,首先,古人們只知道煮就能得到精鹽,卻不知道為什麼,按後世的理論來說,氯化鈉在冷水跟熱水中的溶解度是差不多的,而其他的可溶雜質比如氯化鎂氯化鉀,這些東西在冷熱水之間的溶解度變化很大。
利用了這一點,虞周充分的掌控了冷熱之間的變化,把食鹽的精度進一步的提高了,海水一曬成滷,再加水二煮成鹽,要比過濾之後的兩次曬鹽精純許多,最主要的就是剔除了可溶雜質。
可能有人問了,那為什麼後世大多都是曬鹽而不是煮鹽呢,那是因為煮鹽需要燃料,成本大大增加了,而且後世對付可溶雜質的辦法有許多,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就能分離。
除此之外,虞周還在煮出的粗鹽裡再加一道工序,那就是反用滷水點豆腐,既然滷水可以把豆漿變成豆腐,那麼在滷水中加入很少的豆漿,就能把煮鹽所不能析出的氯化鈣氯化鎂一類的雜質進一步的分離。
這也就是為什麼衛弘聞到虞周所制的精鹽有一絲香氣,這道工序成本上是增加了,不過衛弘並不在乎,他的客戶全都是不缺錢的六國貴族,好鹽當然要賣好價錢了。
而且有了這種精鹽,他也能進一步討好馬縣令,封建社會的好處再一次凸顯,再是昏庸的君主,可以要求臣下無所不忠,可以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卻很少有人覬覦秘方。
一旦來要,爺爺傳給爹,慨然赴死,再來那就爹傳給兒子,再慨然赴死,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的氣節,就像春秋時期的崔杼弒君一樣,連殺兩個史官,《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依然忠實的記錄了下來。
得到這樣的秘方,衛弘大喜過望,先前白白獻出兩成利的不快立馬煙消雲散,這可是能傳家的寶貝啊!有了這東西,就是千世萬世,他衛家的子孫也能過得很好了!
衛弘想的樂觀,虞周不那麼認為,反正是沒多少技術含量的東西,能夠保密多久就看衛家的本事了。
他已經很滿意了,因為不用勞心勞力就能得到兩成鹽利,還是海鹽全縣的,如果讓他自己來製鹽,肯定沒那麼大規模,賺個一星半點也不如這樣划算。
至於馬縣令那邊,就交給衛弘操心好了,自己已經給他出了很多主意,秘方都拿出來了,如果還辦不好,那也只說明所託非人了。
雙方都很滿意的情況下,氣氛就更加融洽,大門洞開之後,老狐狸親熱的挽著虞周臂膀,要求他們多留幾日,虞周順水推舟的應承下來。
等到傍晚時分,實驗過秘方的衛弘更加熱情,賢侄賢侄的叫個不停,一場宴席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弄的衛涵一個勁納悶到底誰才是衛家親兒子。
項籍脾氣是直,可他不傻,見這架勢就知道海鹽的事情一定有了眉目,直高興的多喝了幾杯,因為這邊事情一了結,大家就可以過江尋找叔父了。
宴席散去之時,景寥主動找到了項籍:“我跟你們走!”
項籍眯著雙眼:“你怎麼知道我們要走?”
“哼,這幾天你一直吵吵過江,今日忽然開懷暢飲,肯定是要走了唄。”
“你偷聽?”
“還用偷聽?你那嗓門從不壓低,心裡的事情更是寫在臉上!”
項籍一時無言,只得岔道:“衛家有你好友,為何要跟我們走?”
“我出生時就有巫祝算過,說我是天煞孤星的命格,看你面目有幾分異象,試試能不能被我剋死!”
要按項籍往常的性子,脾氣頂上來也就受不得激點頭同意了,可是一來下山時范增跟項夫人都有過交代,讓他多聽別人言,二來這景寥的性情著實不討人喜,想了片刻之後,他乾脆反唇相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