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雜貨鋪才到街邊去買簸箕,簸箕分好幾種,路溪決定買兩個圓的,兩個鬥形的先用著。
小雞小鴨不好買,得挑。
路溪也不大會挑,以前都是那兩口子買回來他喂,只能憑感覺挑些活潑的。
雞仔買了三十隻,公雞只有兩只,鴨子就買了十隻,也只兩只公鴨。
一個籃子提不完,兩文從賣雞鴨的婦人手裡買了一個。
鐵匠鋪離東門不遠,還得去買米麵糧油和菜秧。
買的東西多,一路趕著路溪累得面色有些白。
常新心疼得不行,想讓他去馬車上等又不放心他一個人。
路溪撐在他手臂上的手輕拍兩下,道:“沒事兒,就幾樣買完就能回去了。”
常新整個人都有些緊繃,“下次買什麼我來就行,等閑了再帶你下來耍。”
“好。”路溪不大喜歡人多的地方,但挑人少的時候來耍也不是不行。
這都五月底了,菜秧就那幾種,白菜、豇豆還有絲瓜。
有幾種買幾種,後院寬敞種得下。
買完米麵,順道去肉鋪買了一吊肉,肥瘦相間看著就饞,掛下水的地方只剩大腸,路溪看處理的幹淨直接包圓兒了。
常新喜歡吃內髒,大腸也不嫌棄。
“回去給你鹵大腸,再炒個辣的好不好?”剛買了不少鹵料,新鮮辣椒也買了不少,打算拿回去育種,趕在七八月種。
常新聽他這麼問臉上又有了笑,“好,你做的都愛吃。”
路溪嗔他一眼:“少貧。”
今天實在累,路溪在馬車上就睡著了,枕著常新的腿。
駿馬可不常見,何況還拉了這麼多東西,尋常人家置辦東西都是一點點攢出來的。
坐在田埂上的老者看見了道:“好像是買了苗二家院子的兩夫夫。”
聲音不大,但村裡田就那麼些都捱得極近,便都聽見了。
村裡不常和人話家常的人都知道苗二家院子都是好料子,貴著哩。
漢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起當時都用了什麼好料子,院子多寬,當時苗二爺打獵多掙錢。
正說得起勁被一道聲音打斷,“他們搬來多久了,還沒去拜訪呢。”
眾人被打斷都不爽,看清楚是誰後卻都卸了火氣。
“秦夫郎啊,今兒怎麼你一個人下地?”
秦夫郎是村裡唯一一個秀才的夫郎,前不久從縣城舉家搬回村裡,聽說要在村裡開私塾教人讀書。
秦夫郎聽了笑道:“是不是打擾你們說話?不好意思。”
眾人擺手,“沒有沒有。”
“他們在後面,我性子急走得快。”
這是在回上句話。
路溪兩人並不知道村裡人的情況,回到家後雞仔鴨仔先關進柴房裡,又餵了些糙米。
一把糙米下去路溪心都在滴血,得趕緊把菜種了,到時候可以喂菜葉子。
可惜家裡沒收成,沒有麥麩。
路溪關好雞鴨就往後院去,打算先把菜秧種了再說其他的。
農具老早之前定好的,兩人去取的時候鐵匠還打趣說以為兩人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