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溪掙了下沒掙脫,“好好趕車。”
常新點頭說起另一件事,“煥春膏是不是快用完了?”
“還剩點兒,夠用到下次大集了。”
大集一月兩次,那還剩不少。
“要不要買些回來放著”
路溪搖頭道:“用完了再買,那玩意兒買了不盡快用完會壞。”
常新不大懂,那就聽夫郎的吧。
路過村裡時已經有人在田裡勞作了。
“明日咱們把山腳的田翻了吧,正好養養九月下冬麥。”
常新不怎麼懂莊稼的事兒,自然都聽路溪的。
“還有後院也得抓緊弄個園子,吃菜方便。”
他家就兩個人,肥不夠得多養些牲畜才行,只是這會兒牲畜棚沒搭起來都不知道往哪兒養。
若這次不買,下次大集要等半個月。常新還得上山打獵。
路溪把這些顧慮說給常新聽,常新捏捏他的手道:“這有什麼難的,都買回去,棚子今日就能搭,地兩日就能翻完。”
“咱家還有馬呢,總不能幹不完這活兒吧?”
路溪想想也是,先前在王家村都能幹那麼多活兒,如今身子養得差不多了還能多幹些。
“好,那一會兒去買雞鴨。”
夫郎不愁著臉常新也跟著高興,“成。”
從東門進城的人不多,兩人找了個幫忙看馬的棚子,給了銅子囑咐看馬的人照看仔細些。
看馬的人連連應是,說:“不光給您看好了,還會給喂水給吃草,您放心去。”
常新這才滿意走人。
看馬的漢子舒了口氣,就算不特意囑咐他也會仔細照看,雖然只是個小營生,但也要做得好才有人找不是?
再者,他可不想被找麻煩,日子是比從前好過,但也不是家家都能買得起牲畜的,特別是能當勞力的牲畜,馬就更不用說了。
買得起也不一定能買得到哇。
常新揹著背簍,提著籃子,一手還護著路溪。
人實在是多,路溪也顧不上臊了,自覺的貼著常新。
兩人順著人流到處看,沒什麼特別稀罕的便轉身進了人較少的巷子。
“先去陳師傅那買盆,再去找篾匠買簸箕那些。”常新牽著人往前走。
“還得去買菜秧和雞鴨,還有農具。”
常新:“嘶,你不提醒我都忘了,咱家現在就一把鏟子。”
其實路溪還想養豬,但他之前沒喂過,且家中還有許多事,現在養豬的話忙不過來。
跟陳師傅也算熟人了,一個大盆倆小盆,浴桶有現成的只是木料不好泡久了會爛。
路溪沒要,跟陳師傅定了一個,要好料子,要多磨幾道不能有毛刺。
好的浴桶能用好幾十年,現成的浴桶就算料子不好也不便宜。不劃算。
盆子重兩人先拿去放在馬車上,許多村裡人都會編簸箕拿來鎮上賣,敢拿出來賣的手藝都不差。
可惜他跟常新兩人都不會編,只能跟人買。
兩人先去雜貨鋪裡買了兩張竹蓆,一張人睡的用細條和線編縫,一張曬谷用竹片削薄編成,比較糙。
又買了幾種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