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們不妨退而求次,抽調百夷以及建康的守軍,將防守重心放在上堯、下陵和中原三郡之上。”
聞言,蕭媚娘嘆道:“拓跋將軍的想法本宮不是沒有考慮過。可倭國要防,大黎和蠱門也不能懈怠。抽調百夷和建康的守軍,固然能加強三郡對倭國大軍的防禦,但若大黎和蠱門趁這個時機侵擾百夷、建康兩地,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這個嘛……”<
正當太極殿的眾人苦苦糾結間,殿外突然傳來一個新的軍報。
蕭媚娘連忙開啟來看,頓時,原本愁雲密佈的俏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輕鬆的表情,道:“方才百夷郡的探子來報,位於天門關的黎軍抽調了一半,後撤到了清源縣。也就是說,如今鎮守天門關的黎軍連五千都不到。”
“譁!”
乍聽這個訊息,太極殿內的群臣瞬間譁然。
廖宏更是一臉激動地道:“太后,大黎此舉無疑是向我們示好。他們故意撤軍,目的便是讓我們有喘息的機會,可以調動百夷郡相當數量的兵力去支援上堯!”
蕭媚娘點點螓首,當即神情嚴肅地道:“拓拔將軍聽令!”
拓跋宏趕緊躬身施禮道:“末將在。”
蕭媚娘道:“著你立刻抽調百夷郡的鐵翼軍一萬部眾,日夜兼程,加急行軍,全力支援上堯抗倭!”
拓跋宏頷首道:“末將領命。”
接著,這位鐵翼將軍便邁開大步,匆匆出了大殿。
上堯郡有一萬鐵翼軍和原本駐紮在郡內的守軍,抵抗倭軍的大舉侵犯應該能撐上一陣子。
可下陵郡就沒辦法效仿了。
且不說下陵郡的守軍本就比上堯薄弱,如今受蕭媚娘指派前往建康駐守的鐵翼軍尚未到達,其原本駐紮的軍隊數量也不及百夷郡,所以很難向下陵提供足夠的支援。
當蕭媚娘將這個難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來後,太極殿內再度陷入了針落可聞的沉寂之中。
“唉!”
蕭媚娘深深一嘆,忽地扭過螓首,美目移向了位於大殿內始終沒發一言的徐忠的身上,愁眉不展道:“徐大人,對此,你可有何良策?”
她這也是病急亂投醫,眼見殿內的百多文武大臣具皆束手無策,只好將目光放在徐忠處,希冀這位被大黎女帝奉為無雙國士的軍械天才能夠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見解。
當然,內心深處她其實也清楚,徐忠雖然名氣很大,但畢竟從未領兵打過仗,恐怕面對大梁眼下的棘手問題,也難有破解良策了。
喜歡混在女帝身邊的假太監請大家收藏:()混在女帝身邊的假太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