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客人不買,但要現吃的,就是臨時加菜。
梁昭幹脆列了個今日份新菜:酸辣土豆絲、幹鍋土豆片、土豆蒸排骨、小茴香炸土豆。
除了土豆,還有摘回來的其他菜,新鮮水靈,喜人的很,一看就知道好吃。
結果就是這一三輪車的瓜果蔬菜都沒搬進家門就已經被搶購一空,後面要做菜的土豆都是梁媽火速去挖的,還想留著慢慢挖的,現在看來是不用留了。
村裡種土豆的人也不多,一個是年輕人都出去了,家裡就剩下老人,種那麼多吃不完也是放壞了,賣又不知道怎麼賣。
老人去鎮上也麻煩,自己又不會騎車,坐車也暈,平時要買什麼都是託別人幫忙帶的。
農莊開起來後,進村的外地人多,村民家裡的這些瓜果蔬菜也變成了暢銷貨,明年應該會有很多人會跟風種各類瓜果蔬菜。
尤其是指天椒,梁昭給的價錢可不低,她家也打算把以前荒了的地重新種起來。
梁昭坐在門口剝甜豆,豆莢就扔到外面給鴨子吃,鴨子是雜食動物,什麼都吃。
那些老掉的菜葉子還有一部分用不上的芥菜籽她也都拿回來了,菜籽可以丟給雞吃,它們喜歡啄裡面的種子,啄爛的菜梗還能堆起來當果樹的肥料。
她掂了掂碗裡的甜豆說:“媽,中午切點臘腸炒著吃吧。”
前陣子家裡灌了臘腸,梁媽去粵西的時候還給老太太帶了,都是用土豬肉自己灌的,連腸衣都是新鮮現弄的,吃著放心,老太太也喜歡。
陳蕪那天回去還帶了一袋,連吃了兩天,是放在米飯上面整根蒸的,油脂浸透進飯粒,米飯都是油香油香的。
做煲仔飯也好吃,最近來農莊吃飯的客人都會點臘腸煲仔飯,家裡的臘腸根本不夠吃,估計明天或者後天就得讓人再送兩頭豬過來專門做臘腸用。
她也有計劃將來做一個自己的臘腸品牌,所以已經在考慮要不要趁現在把後山那個養殖場盤下來。
她去看過了,後期找人弄一下豬糞便排放的問題就行了,這個她也有經驗,以前搞過養殖場,現在也不算盲目投資。
主要是她想要一個自己的豬場,果林裡邊的豬欄養不了幾頭豬,後續供應不上了還是要跟其他養殖場買豬肉,還不如自己弄一個。
除了供應給農莊,也可以加工成臘腸,正宗的土豬肉臘腸,成本是高了點,但粵區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她們很願意為美食買單。
“炒臘腸啊,那我要去看看還有沒有臘腸了。”梁媽說。
“昨天我還看到架子上有一整排,不會這麼快就沒了吧。”
她都驚了,那一排臘腸可是足足的二十斤。
梁媽就進去看,哪還有二十斤,就剩下五六根,其他的不是做了煲仔飯就是被客人買走了,再晚一點恐怕連五六根都不剩。
這消耗速度也是夠可以,果然好東西都不愁賣。
“這幾天天氣都不錯,要不然明天再做一點。”梁媽把剩下的臘腸拿出來先蒸上。
蒸過的臘腸比較好切,炒的時候會出很多油,用這個油炒菜或者拌米飯都特別香。
沒蒸過直接炒就發硬發幹,也容易糊鍋,相比之下樑昭還是喜歡吃蒸過再炒的。
“那我打電話讓她們明天送兩頭豬過來。”
買整豬可以到了這邊再殺,也可以殺好了再送過來,她一般都是要活豬然後到這邊殺,殺好了能直接灌血腸。
豬身上一些雞零狗碎的東西比豬肉都貴,比如豬天梯,就是豬的上顎軟骨,想吃都得提前好幾天打電話預定。
知道她們明天要殺豬做臘腸,立馬就有客人想預定。
農莊的臘腸不肥不瘦剛剛好,用料也都看得見,都是新鮮的正宗土豬肉,外面賣的臘腸哪有這麼好,就算是她們自己買豬肉去灌那也不是土豬肉,就是市場上常見的豬肉,想買土豬肉還得到村裡才行。
兩頭豬也不是全拿來做臘腸,梁昭還想著做完了多留點過年吃的。
客人聽了她的解釋就說:“對啊,快過年了都想買點回去吃,梁老闆你就多做點咯。”
預定的斤數實在多,確實是不夠分,梁昭幹脆接下這個生意多做點,反正錢她是收了,到時候通知客人過來拿臘腸就行。
粵區的臘腸跟外地的那種不一樣,外地臘腸很多都是熏製的,要麼就是辣味的,她家的臘腸就是灌好了然後掛起來自然晾幹,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用料好又符合當地人的口味,所以才會這麼受歡迎。
做這麼多臘腸靠她和梁媽兩個人肯定是不行的,再說她現在是孕婦,很多重活都幹不了,梁媽也不會讓她幹,所以還是得找人。
現在到她家幹活的長期工有二十個,工資最高有四千,最少也有一千八,都管中午飯,除了阿嬸她們幾個在廚房的,其他人晚飯都是回自己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