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是騎電瓶車過來的,村子裡還沒有修路燈,聽村委的人說過了年就安排修,所以現在路上還是黑漆漆的,開著遠光都有可能踩到坑。
阿喜手上提著一袋鴨蛋,就是今天下午梁媽去撿回來的那些,給她分了幾個帶回去吃。
“嗯,你把大門鎖好啊,”阿喜騎上自己心愛的小電驢正準備走,突然想起來一個事,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跟梁昭提個醒,“十三姑最近總上我那買魚,時不時的就打聽你的事,我覺得她沒安什麼好心,別又是想上門求你事,你別答應,像她那種人就算你幫她了也不會記你的恩情。”
她嘴笨不代表腦子也笨,而且她在村子裡的時間比梁昭多,十三姑是什麼樣的人她很清楚。
那一家都是見錢眼開見利忘義的,也就梁曉莉好點,但梁曉莉心氣高,以前也沒少跟梁昭比較,現在對梁昭估計也不會有好話了。
她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提醒梁昭留個心眼。
梁昭靠在門框上抱著手沖她抬了抬下巴,“你看我像樂善好施的大好人麼?”
阿喜噗嗤笑出聲,實話實說:“不像。”
她差點忘了梁昭以前的戰績,看來自己的擔心是多餘了。
看阿喜騎車走遠了,梁昭才轉身鎖好大門。
再不上樓睡覺,她家陳老闆就要從粵西殺過來收拾她了。
.
之前梁媽犁了一塊田種土豆,就在芥菜花田的旁邊,現在芥菜花都差不多謝了,上面都是飽滿的菜籽,等再過幾天就要割回去倒掛起來晾曬留種,明年就不用去鎮上賣菜籽了,她家這一田都用不完,還能勻給其他人。
今天過來是挖土豆的,梁媽種了兩種,一種黃皮一種紫皮,這邊管紫皮的叫馬鈴薯,産量是沒有黃皮的多,個頭也大小不一,同一棵裡面有的有拳頭大,有的就像山藥豆,也都一塊撿回去了,人不吃也可以煮了喂豬,不然留在田裡也是浪費。
梁昭在家待不住也跟著過來了,提個竹籃在後面撿小土豆,她想拿回去做炸土豆。
她以前去湖北旅遊在一些地方吃過那種炸的小土豆子,那邊好像叫恩施小土豆,煮熟去皮了再整個下油鍋炸,外皮是焦黃香脆的,咬開了就是又粉又面的口感,吃的時候撒點辣椒麵五香粉蔥花拌一拌,是讓人吃完了還想再來一碗的程度。
她家這塊田面積不大,總共就種了三壟土豆,兩壟黃皮,一壟紫皮,黃皮的個頭都大,不怎麼有小土豆,一挖就是一窩,少的都有七八個,多的有十幾個,挖了不到半壟就裝滿了帶過來的蛇皮袋。
這也不是一下子就要全部挖走的,剩下的還能留一段時間慢慢挖。
梁昭撿了一竹籃的小土豆,又去另一邊掐豌豆尖,再摘一點荷蘭豆和甜豆。
這兩種豆在外觀上有點相似,不太懂的人肯定覺得是同一種豆,但其實不是,甜豆的豆粒比較飽滿,一般都是剝下來炒肉丁、炒飯、炒玉米胡蘿蔔丁什麼的,荷蘭豆是撕開兩邊的絲了就直接炒,豆莢也是扁扁的。
娘倆在田裡忙活半天,用電動三輪車運回去一大堆東西。
梁媽現在不僅會開收割機,連三輪車、拖拉機、耕田機都會,學習的勁頭很足,智慧手機也玩的很遛,之前她都不會的,只會用那個老舊的老人手機打電話接電話。
最近她也經常出現在阿喜的鏡頭下,影片賬號能漲粉還多虧了梁媽出境,她麻利幹活的樣子是很多農村媽媽的縮影,能引起很多網友的共鳴。
辣椒醬也在影片中做了宣傳,問的人還挺多的,梁昭也在考慮要不要弄個網店。
可她現在沒人手,阿喜一個人運營賬號已經快忙不過來了,又是拍攝又是剪輯,文案標題這些也要想,還得跟粉絲互動,要是再弄一個網店掛連結就得再招人。
昨天阿喜過來兩人也商量來著,就算現在不做,以後也得做。
羅家和梁堂姑的廠子不是快不行了麼,村裡進廠的年輕人現在都回村了,正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梁昭打算找個時間問問。
工資現在肯定是給不了多高,而且也要看她們的人品和能力,要是不能讓她滿意也是不會留下的。
盤算著這些事回到家門口,三輪車剛停穩就有客人問了。
“剛挖的土豆啊?”
梁昭拍拍裝土豆的蛇皮袋,“對啊,剛挖的,要買幾斤回去試試嘛?”
她還推銷上了,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做生意的機會。
客人也爽快,當即就說:“要的啊,給我稱十斤!”
土豆沉,十斤其實也沒有多少的,梁昭找了個塑膠袋讓客人自己挑。
其他客人看見了也有不少想買的,梁昭幹脆把三袋土豆都開啟倒在地上,再給她們拿一把塑膠袋,挑了就過秤算錢。
正宗的農家小土豆算一塊五一斤,很便宜的了,又新鮮,還能隨便挑,外面市場可沒有這麼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