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 104 章
不服氣被質疑的梁大寶中午就做了魚腸煎蛋, 這道菜最麻煩的就是處理魚腸,其他人不會弄, 她也怕別人弄不幹淨,成菜就腥了不好吃了,所以自己動手。
先把魚腸上面的肥油撕掉,再用挑雞腸鴨腸用的那種小片刀將魚腸剪開把裡面的髒東西清理幹淨,用清水沖洗之後還要拿生粉和鹽抓洗好幾遍。
洗的時候力道要輕,因為魚腸容易破, 爛成渣渣了成菜也不好看,還影響口感。
處理魚腸時可以把魚肝單獨留出來備用, 等魚腸全部清洗幹淨之後切成小段,加油、鹽、薑蓉、蔥、白胡椒粉醃製十分鐘以上,讓魚腸和魚肝醃入味。
再切一到兩片的檸檬,油熱下鍋煎魚腸時把檸檬汁擠進去代替料酒去腥,沒有檸檬片直接用料酒或米酒也行的,魚腸煎香了再倒入和蔥花攪勻的雞蛋液, 煎成一個圓形的蛋餅, 兩面煎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很香很鮮, 魚腸做好了是很美味的。
她用筷子先挑了一小塊嘗味道,哦豁!為自己的高超廚藝點個大大的贊!
“一點都不腥,還很香, 你嘗嘗看。”她又挑了一塊給負責燒火的陳蕪。
“燙,你給我吹吹。”
梁昭白眼一翻,“就你事多。”
但還是認命的給吹了吹,不燙嘴了才喂給陳蕪, 被伺候習慣的陳油王喜滋滋的吃了。
“味道很ok的吧?”梁昭期待的看著。
陳蕪很懷疑如果自己說不好吃的話會不會被當場打死,“好吃的很, 香的咧,我大寶廚藝就是牛,天下第一。”
這不是她吹,梁昭的廚藝確實很好,就算是很平平無奇的食材也能做的很美味。
看這麼多人來農莊吃飯就知道了,回頭客多就足以證明一切。
“那當然。”梁昭也像開屏的孔雀了。
她就喜歡別人誇自己做菜好吃,這比誇她是富婆還讓她開心。
陳蕪看她的目光都變得柔和起來,往灶裡添了點松針,問:“阿姨中午不回來吃飯了?”
梁昭把鍋洗幹淨準備炒油麥菜,豆豉鯪魚早就拿出來了,裡面炸香的鯪魚也已經撕開了,魚骨挑出來扔掉不要,就要魚肉、豆豉和裡面的油,自己做的比外面買的要放心,油都是正宗的土法壓榨花生油,炒油麥菜香得很。
她炒青菜喜歡放蒜先爆香,炒出來的青菜就香,豆豉和鯪魚也放下去炒炒,最後再加油麥菜,豆豉是鹹的,鹽可以少放點。
“剛給我打過電話了,說是人家那邊管飯,中午就不回來吃了,來回一趟也挺費時間的。”
說是隔壁村,其實中間隔著好幾道山,走小路能快點,行大路要一個多小時,來回就是兩個小時,梁媽又不放心把收割機留在那邊,怕有人暗地裡給弄壞了。
梁媽不回來,中午也是有好幾個人吃飯的,菜要準備的多些。
梁母自己端個大碗夾菜到外面吃,從來不跟梁昭她們一個桌吃飯。
阿芬吃飯快,吃完就立馬去幹活,一口氣都不歇,外面的活忙完了她就來農莊幫忙,燒火、洗菜、殺魚、殺雞、收碗碟、擦桌子什麼的都幹,村裡都找不出像她這麼勤快能幹的人,梁昭對她也很滿意,已經決定下個月給她漲工資了。
家裡的花生油快吃完了,梁昭下午要去鎮上的油坊撿花生榨油。
梁媽沒種多少花生,去年收的花生只榨了不到五十斤油,很省著吃才能吃到年後,三月份又在油坊買了五十斤。
梁昭回來之前還剩不到三十斤,她給添了八十斤,到現在已經用得差不多了,這還是因為有些菜她用了豬油和茶油,光用花生油的話早就沒了。
現在村裡很少有人種花生,榨油用的花生都是直接去油坊撿的,油坊老闆從外地進貨,現場撿現場榨,花生的錢再加上榨油的錢,也不便宜了。
但本地人習慣了吃這種土法榨出來的花生油,不愛吃超市賣的那種桶裝油,覺得水水的,炒菜都不香,所以就算自己榨油要花不少錢,她們也願意。
“我跟你一塊去。”陳蕪坐上副駕駛。
梁昭將兩個油桶塞進後備箱,一邊倒車一邊說:“你就是不想留在家幹活。”
她開車很穩,走這種鄉間小路也不顛簸,陳蕪閉目養神,笑而不語。
她們前腳剛走,後腳家裡就來了親戚,還是梁媽孃家的人。
梁媽的孃家在另一個鎮,離鶴嶺村挺遠的,開車都要三個多小時,路還不好走,嫁過來之後她也很少回孃家,不是不想回,是梁母不讓她回,她也不想給孃家的人添麻煩。
最近的辣椒醬賣得很好,鶴嶺村以及周邊幾個村的指天椒都被梁昭收購完了,卻原材料就做不成辣椒醬,用其他辣椒代替就沒有原來的口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