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也調出來了。”
文物的交接、修複、運送等,所有的檔案、照片、影像必須儲存完好。
當看到身量略顯單薄的年輕人在工作臺上修複的影像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居然這麼年輕!
曹主任忍不住看向資料,雲舟,22歲,還在實習。
簡直是天才啊。
這個年輕人是葉館長推薦的,第一批三級文物的修複也是特批的,看來館長非常瞭解他的能力。
“你們將這三件古瓷再測試一遍,我去找館長。”
“是。”
曹主任拿著資料過去,葉館長和副館長都在。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第二批文物很快送到了雲舟的面前,共五件。
“二級文物?!”陶女士和嚴師傅吃了一驚,隨即又覺得理所當然。
有如此出眾的修複技藝,以後恐怕不只修複二級文物,連一級文物都有可能。
兩人心裡極為羨慕,他們工作了這麼多年,都沒有這項殊榮。
尤其是嚴師傅,目前工齡30年,實實在在的老師傅了。
他的修複手藝也很出色,可是目前修複只能偶爾修複一些破損程度不高的二級文物,一級文物太過珍貴,全國只有指定的幾位大師才有資格修複。
比不過這個年輕人啊。
有了任函的幫助,雲舟的效率比以往還要高。
每件文物的修複難度不同,修複週期也不同,但青年十分懂得時間的管理和運用。
這件瓷器粘接完畢後等待的時間內,馬上開始第二件瓷器的拼對、粘連,接著是第三件、第四件......
作色亦然。
不同的釉料調變時,所用的材料、比例各不相同。
而雲舟會先分析這五件瓷器的釉料,將大概的材料都列出來,同一種材料一次準備,調變時直接從工作臺上拿取即可,不必再去儲物櫃再尋找一次。
在這樣的效率下,僅三個月的時間,雲舟便修複了16件瓷器,最長的兩個月,最短的只有20天,速度驚人!
修複室的其他三人全都驚呆了。
任函去年一共修複了27件瓷器,這是他近幾年來數量最多的一次。
其間耗費了無數心血,修複技藝有所提高,修複的瓷器被藏品管理部門評價良好,年底還被授予了優秀員工的稱號。
他當時十分滿意,內心也極為自豪。
文物修複向來是慢工出細活,質量排在第一位,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盡量提高數量,能有這個數量實屬難得。
老師傅從一開始便教導他們:不要急,慢慢來,寧願不修也不能修壞了。
這話確實不錯,文物修複師一直遵循著這一原則,時刻保持耐心與細心,平心靜氣,不追求速度。
然而此時看著眼前這個帥氣幹淨的青年,三人不由得感嘆,人家不但修複技藝達到了大師級別,數量還多!
可見在真正的大師面前,兩者是可以並存的。
任函內心更是佩服不已。
他本以為去年自己做得已經很好了,然而在青年的襯託下根本不算什麼!
對方的數量不僅是自己的兩倍還多,修複的瓷器難度也比他的高,不愧是雲舟大師,自己拍馬也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