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給你打下手
三人的目光是毫不掩飾的驚訝與不可置信。
在博物館中,文物修複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們與珍貴的文物打交道、對其進行修複和保護,相當於‘文物醫生’,給這些‘生病的文物’賦予第二次生命。
因此,文物修複師的修複技術必須過硬,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不允許獨立修複文物。
一般的文物修複師最快也要跟在師傅後面學習四五年才能上手,而且會從先從修複一般文物開始,之後才慢慢接觸到三級、甚至二級文物。
三級以上的文物都屬於珍貴文物,不容許有任何閃失。
就像任函,工齡已有11年,然而真正接觸到三級文物是從近兩年才開始,之前根本沒有資格。
可是這個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不過二十出頭,還是個沒畢業的實習生,居然在入職的第一天便要修複三級文物了!
這個速度也太快了吧?
這麼小的年紀,真的能修複好三級文物麼。
在三人驚訝與懷疑的目光中,雲舟神色如常的打量著眼前這三件瓷器。
三件瓷器均為清早期的民窯青花瓷,應該是剛出土不久,器物表面沾染著堅硬牢固的泥土,釉面顏色發暗。
這是因為古陶瓷長期在地下掩埋,受到水和酸堿鹽的侵蝕而形成的土鏽。
青年看了幾眼,發現與他平時修複的瓷器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這裡的瓷器更原生態,整體看起來更破舊。
雲舟往常挑選碎瓷片的時候,一般只會挑選質量比較高的,至於顏色沒燒好、帶著土鏽、水鏽的這一類基本不會被挑出來。
至於其他客戶要修複的瓷器,均屬瓷器中的精品,本身便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缺陷不大。
不然也不會被他們收藏,進而花大價錢來修複。
而眼前的這三件瓷器——是文物,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
考古工作者肯定不會在意瓷器的品相如何,清理起來會比較麻煩。
至於受損的部分,雲舟上手拖著仔細看了一下,都是普通紋飾,沒有特別複雜的釉彩和圖案,修複起來不難,屬於中等難度。
做了基本判定之後,事不宜遲,他馬上用塑膠盆裝著三件瓷器去水槽中清洗。
有頑固的土鏽在,只用普通的弱酸或者弱堿性溶液浸泡無法祛除,還要進行機械去汙法,對瓷器表面堅硬的附著物用小型超聲波清洗機或電動刻字筆一點一點的清洗。
幸好,這些都是文物修複部門的必備工具。
雲舟先沖洗掉瓷器表面的灰塵和泥土,用豬鬃刷輕輕刷洗斷裂部分,將能去掉的汙漬先去除,盡量小心不要傷到釉彩。
初步清理幹淨後,按比例除錯好稀釋的溶液,將髒汙較嚴重的部位浸泡在裡面。
待到汙漬溶解後,再用機械去汙的方法去掉牢固附著物,一遍遍的沖洗和檢查,確認完全清洗幹淨才算結束。
土鏽已經深入到了瓷器內部,雲舟估計瓷器清洗這個步驟至少要兩天時間,比以往麻煩得多。
他一邊動作極快的調變溶液,一邊想著,要是林語師姐在就好了。
現在林語每週末還是會過來兼職,清洗、整理碎瓷片的效率很高,比自己熟練。
陶女士和嚴師傅在驚訝過後很快收回了目光,平心靜氣、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既然研究員能將這些三級文物送來,說明青年有把握修複。
總不可能拿博物館的文物來練手吧,損壞後是要付法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