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舟在一堆瓷片中慢慢翻找著,有意識的尋找青花瓷器碎片。找到後挑出青花中帶有明顯鐵鏽斑的,然後再區分帶有口沿、底款或者紋飾較為類似的瓷片,其他的一概不看。
就這樣找了大約二十分鐘,最終他只在這個攤位上找到了四片符合特徵的瓷片:兩片屬於殘缺的底部、兩片是口沿附近的。
不過從碎片的形狀和紋飾來看,這四片中有兩片屬於同一件瓷器,另外兩片應該屬於兩件不同的瓷器,是不可能將它們拼湊在一起的。
雲舟對這種結果早有預料,倒也沒有覺得失望。
他將這四片瓷器單獨挑出來讓攤主包好,付了錢之後便朝下一個攤位走去。
三個擺著碎瓷片的攤位都已經全部看過了,目前雲舟的包裡裝有十一片明永宣年間青花瓷片,但大多數不是同一件瓷器上的,拼不成完整的瓷器。
現在只剩下那個中年男子所在的攤位還沒有看。
少年站在原地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走了過去。
中年男人見到他之後眸中帶了幾分詫異,這個年輕人他記得十分清楚,前兩天剛在自己攤位上買了一隻仿清代民窯的青花罐,難道他不知道自己被坑了嗎?
隨即一想,也有這種可能。
畢竟這個年齡的年輕人大多沖動、自負、愛面子,自己認準了的東西不喜歡別人反駁。
沒準這個少年特別相信自己的眼光,還沒找別人鑒定過,又或者家中長輩的眼力也不怎麼樣嘛。
中年男人對自己造假的手段很有幾分自信,起碼那青花罐的蓋子是真的,還是官窯的呢,比起市場上那些一眼假的仿品可不高明多了?
他心中得意,看了一眼眉目清朗的少年,既然是自己送上門來的,那他就不客氣了。
中年男人刻意保留著自己不過分熱情的態度,“原來是熟客,這次想看看什麼?”
見少年的目光停留在一堆堆的碎瓷片上,語氣淡淡道:“碎瓷片三十塊一片,隨便挑,不還價。”
雲舟“嗯”了一聲,彎下腰用瑩白的指尖一片片翻開散落的碎瓷片,開始尋找他要的永宣青花瓷。
這個攤位上的碎瓷片比別處更多,或許能有所收獲。
攤主看了看即使被傘遮住仍舊刺眼的陽光,心中煩悶,開了瓶冰水咕咚咕咚的喝了半瓶,對雲舟道:“你選好了就跟我說,到時候一塊算錢。”
說著一邊玩手機一邊攤在搖椅上扇起了扇子。
這些碎瓷片都是小錢,沒有大生意上門的時候他才靠著這些賺錢。三十塊錢一片,一百片才三千塊,還得去掉從外地送來的運費,遠遠比不上完整的瓷器利潤豐厚。
攤主這樣想著,大熱天實在懶得招呼對方了。
正因為如此,他就這樣錯過了一個‘大漏’。
作者有話要說:
撿漏開始啦。
【注12摘自百度百科及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