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城交易
暮色如血,甕城垛口的殘旗在朔風中獵獵作響。沈清歡緊了緊裹在身上的羊皮襖,粗麻布頭巾遮住半張臉,腰間銅秤砣隨著騾車顛簸叮當作響。城門外三十丈處,三輛蒙著油布的糧車歪斜停著,車轍印深得能埋進半隻馬蹄。
”這糧草官倒是個講究人。”林婉兒壓低聲音,往臉上抹了把灶灰,”四輪車轅包著熟鐵皮,軸木用的是上好的金絲楠——比咱們戍軍的運糧車還氣派。”
沈清歡伸手接住飄落的雪粒,指尖在騾車擋板的黴斑上輕輕一刮。青黑色的菌絲黏在指甲縫裡,隱隱透著赤箭麥特有的苦腥氣。她不動聲色地將菌絲蹭在皮襖內襯,那裡縫著塊浸過解毒藥的棉布。
”待會你只管驗糧,剩下的交給我。”謝雲舟啞著嗓子咳嗽兩聲,腰間那串銅鑰匙隨之一晃。他扮作賬房先生的羊皮捲上,密密麻麻記著虛造的糧價——每鬥粟米標價三百文,恰是蘇記黑市價的七成。
甕城閘門吱呀開啟的剎那,二十支火把驟然亮起。沈清歡眯起眼,見那糧草官端坐虎皮椅上,玄色大氅下露出半截金絲軟甲。最惹眼的是他腰間玉帶扣,雕著對首尾相銜的睚眥——前朝工部特供的式樣。
”幽州陳氏糧行?”糧草官的聲音像是砂紙磨過鐵器,”這兵荒馬亂的時節,尋常商賈可不敢往潼關販糧。”
謝雲舟躬身遞上蓋著偽造官印的路引,袖口暗袋裡的銀稞子順勢滑進對方掌心:”軍爺明鑒,咱們東家原是做皮毛生意的。今年北邊鬧白災,這才改道販些粗糧......”
話未說完,糧草官突然抬腳踹翻最近的糧袋。黃澄澄的粟米潑灑在地,幾粒滾到沈清歡靴邊。她蹲下身佯裝撿拾,指甲飛快刮過米粒——外層裹著層透亮的蠟膜,內裡卻泛著不正常的青灰。
”既是粗糧,這成色未免太光鮮了些。”糧草官的佩刀突然架上謝雲舟脖頸,”說!是不是摻了官倉的陳米?”
林婉兒的琵琶弦在此時”錚”地崩斷。沈清歡猛地掀開身旁糧袋,抓把米粒就往嘴裡塞。粟米在齒間碎裂的瞬間,蠟衣裹著的黴味直沖鼻腔。她強忍著作嘔的沖動,故意嚼得咯吱作響:”軍爺嘗嘗?這米是拿蜂蠟混著菜油封的,最耐儲存。”
糧草官狐疑地拈起幾粒,佩刀稍稍後撤半寸。沈清歡趁機捧起竹篩:”您瞧這米形,顆顆飽滿無蟲蛀。咱們東家特意囑咐,說戍軍兄弟辛苦,每石讓利五十文......”
暗處突然傳來聲馬嘶。沈清歡餘光瞥見糧車後方閃過半截靛藍色衣角——那是大理馬幫特製的紮染布料。她心頭一跳,想起五日前在茶馬道見過的那個黥面漢子。
”慢著。”糧草官突然用刀尖挑起她的頭巾,”小娘子這雙手,可不像是摸慣了粗糧的。”
寒風卷著雪片灌進領口,沈清歡腕間的燙疤暴露在火光下。她垂眼盯著刀鋒映出的倒影,突然抓起把粟米按在傷疤上:”軍爺好眼力。去年臘月跟著商隊走河西走廊,讓吐蕃人的火箭燎的——您聞聞,這焦糊味可做不得假。”
黴米混著陳年傷疤的腥氣在空氣中彌漫。糧草官皺眉後退半步,刀尖微微發顫。謝雲舟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帕子上的黑血濺上賬本,將”幽州”二字染得模糊不清。
”晦氣!”糧草官甩袖轉身,”卸貨!”
二十個戍卒一擁而上。沈清歡退到糧車暗處,指尖飛快地摳開車底板夾層。潮濕的黴味撲面而來——底層整整齊齊碼著裹蠟的肉幹,每塊都用麻繩繫著塊木牌,上刻”景明三年冬”的字樣。
她渾身發冷。景明是先帝最後一個年號,二十年前那場震驚朝野的軍糧貪腐案,涉事糧倉的存糧標記正是這般形制。指尖撫過木牌邊緣的蓮花暗紋,與蘇景明書房密信上的印鑒分毫不差。
”當心!”林婉兒突然拽著她撲倒在地。一支流矢擦著發髻釘入糧車,箭尾綁著的油紙包裂開,赤紅色粉末隨風飄散——是混著赤箭麥的毒砂。
甕城瞬間大亂。糧草官翻身上馬,玄色大氅如夜梟展翼:”有埋伏!關閘門!”
沈清歡滾到糧車底部,耳畔盡是刀劍相擊的錚鳴。她摸出貼身藏著的火摺子,咬牙點燃車底板。蜂蠟遇熱融化,黴變的粟米混著二十年陳糧的腐臭騰起青煙。
”走水了!”
混亂中,謝雲舟拽著她沖向角樓暗門。沈清歡回頭望去,見那糧草官正從燃燒的糧車裡搶出塊木牌,火光將蓮花紋照得妖異非常。林婉兒的琵琶聲在城頭乍起,彈的是《十面埋伏》,卻把泛音落在西南方的馬廄。
三更梆子敲響時,三人蜷縮在潼水支流的漁舟裡。沈清歡就著月光展開浸濕的木牌,黴斑在皮紙上洇出幅殘缺的河道圖——正是茶馬道上最險要的”鬼見愁”峽谷。
”二十年前那批黴米,走的是官道。”謝雲舟突然開口,指尖在河面劃出蜿蜒的線,”但若經鬼見愁抄近路,能省下五日腳程。”
沈清歡撚著木牌上的麻繩,繩結打法與大理馬幫如出一轍:”蘇景明這是要重演舊案。如今前線告急,若軍糧再出問題......”
對岸忽然亮起串燈籠。林婉兒扒開蘆葦叢,見運糧船隊正悄悄駛向閘口。船頭那人黑袍翻飛,殘缺的左手小指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是糧草官。”謝雲舟眯起眼,”他鬥篷下鼓鼓囊囊的,怕是......”
話音未落,黑袍人突然轉身。沈清歡看清他腰間晃動的物件,只覺寒意竄上脊背——那串鎏金鑰匙,與父親生前保管的軍糧倉匙制式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