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為什麼要殺他?……
楊府的驢車已在村口候了多時, 遠遠見到自家大人的身影,春春立馬迎了過去。
“表少爺睡著了?”
楊思煥“嗯”了一聲:“回去吧。”
春春應是,一面小心翼翼地從楊思煥臂彎裡接過熟睡的孩子, 一面吩咐趕車人行得穩當些。
“大人, 龍燈好看嗎?”
楊思煥支肘託頭, 倚著車窗合目應道:“沒在意。”
春春聞言就越發的好奇了,不由的撩開車簾,朝遠處的燈火閃爍處巴巴地望著。只是隨著車輪的滾動,很快就什麼都看不見了。
春春悵然收回目光,嘆道:“小時候我們村也舞龍燈,可恨我生是男兒身,只敢遠遠瞧上一眼。”
早聞有些地方舞龍燈的禁忌多。其中就有一條, 龍燈開光之後, 男子必須迴避它。
楊思煥也注意到了, 方才那些村民中, 男子不論老幼, 都會刻意站在角落裡。女孩子則腰繫紅綢帶,在燈堂前來回穿梭著打鬧也沒人管。
來這個世界之前,楊思煥曾見過截然相反的情景。那還是她讀小學時, 在農村奶奶家過春節的光景。
那一年村裡舞龍燈, 和這裡的情況一樣, 老家的龍燈禁忌也多。
可小楊作為一個城裡的孩子,自出生起,就一直沐浴在老楊的陽光下,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男尊女卑”,什麼是“封建迷信”。
也是大年初二,半夜三更, 騰空而起的禮花照亮了楊村,熱鬧的程度,較秦淮燈火也不輸分毫。
奶奶牽著小楊的手,一路與老姐妹談笑,聊自己城裡來的孫女如何古靈精怪、自己在大學當教授的兒子多麼能幹。村裡的老人都很質樸,不吝贊美,紛紛感慨楊奶奶有福氣。
小楊的注意力則被不遠處燈堂的鑼鼓聲吸引,她嫌奶奶走得慢,自己悄悄掙脫出來,像猴子一樣紮進人堆裡。
沒過多久一首嗩吶曲奏罷,開始中場休息,鑼鼓聲也因此暫停了。人群裡有人拽了拽小楊的袖頭,她回過頭,見來人是她堂哥狗兒。
狗兒一手提鑼、一手執槌,十分得意地向她炫耀:“剛剛二叔誇我敲得好,你肯定不會吧。”
小楊不服氣:“不就是咚咚哐嘛,誰不會呢。”
“那你來。”
小楊從狗兒手裡接過鑼槌,才哐哐敲了一下,就被一個不認識的男人厲聲喝住:“小丫頭站邊上去。”
與此同時,一個渾身散發著劣質煙燻味的男人忿忿地冒出來,鉗著小楊的胳膊就往邊上推。
“放開……你弄疼我了。”
老楊適時出現,順手將女兒往自己身側攬了過去,笑著對方才說話的男人說:“大慶,好久不見。”
剛剛還皺著眉頭的男人,看到老楊來了,忙笑著遞煙:“喲!文山哥,聽說你現在是大教授了,難得見你一面。”
老楊笑著擺擺手:“已經戒了。”
男人咧嘴,露出兩排燻黃的牙:“我記得初中時你早讀躲廁所裡都要抽兩口,看來嫂子管得挺嚴啊。”
老楊從容地笑笑:“你嫂子不管這些。”
“這是咱大侄女啊,都長這麼高了,我還說呢,怎麼從沒見過。”男人看著小楊道,接著又說:“我小舅子在體制內工作,有了些風聲,說很可能過兩年國家就能放開二胎政策,像你們這種公職人員,也能要二胎。”
老楊依舊微笑著,卻是低頭摸著女兒的頭,淡淡說:“我和你嫂子養這麼一個淘氣包就已經夠嗆了,沒那個心思了。”
男人愣了一下,將話頭一轉又說:“狗兒他爸腰不好,村裡特許他不用扛燈,就叫狗兒這小子打打鑼,也算有個抵門頭的了。”
老楊頷首:“我初六就要去加州開會,否則我可以替我大哥扛一扛。畢竟二十多年動一回燈,大夥哄個熱鬧。”
老楊說著話,就牽著女兒離開了。
時隔多年,更隔著兩個時空,楊思煥還記得那天夜裡的事。
後來在她的追問下,老楊才輕描淡寫地告訴她,按老家的傳統,女人是不能站在龍燈前面的,會被認為不吉利。這種回答令小楊有些氣憤。
“這是歧視,是封建迷信!”
彼時小楊不過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說出這話義正嚴辭,剛換過門牙,說話還漏風,著實把老楊逗樂了。
不過老楊又解釋了,這多半是後人的曲解。老楊是個無神論者,但同時他也認為,一切鬼神論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譬如老家龍燈在大年初二開光、之後去附近村落挨家挨戶走一遍。當龍燈停在門前,那家的主人便會將茶葉和米象徵性地撒在龍嘴裡,有人抱著小“童子”過來,童子手裡扔一條象徵祝福的紅綢帶下來,作為交換,主人家也會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塞到“童子”揹著的小布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