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列中自然不乏考了好幾次的老生。
楊思煥跟著她們步步往前挪,似也被旁人的情緒傳染,腳下也拖沓起來。
過了儀門便是龍門,這是考生入考場的搜檢通道,楊思煥向前一步張開雙臂,由著她們一通亂搜。
她回頭,秋陽掠過布滿荊棘的高牆,焦辣辣地照在臉上,檢查完畢,有人發了兩根蠟燭給她。
“進去,下一個。”
為了加強監督,貢院的四角上都建瞭望樓,便於隨時瞭望觀察。
中央立著一座高大的三層建築,像一座小塔,二、三層只有柱子沒有牆,柱子上掛著兩副對聯。
“慎終追遠,明德歸厚。”
楊思煥聽到自己低聲唸了出來。語出《大學》,想必這就是明遠樓了。
三樓中央置有一桌二椅,是監考官和巡考之座,開考後她們二位就會坐在上面,腳下考生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明遠樓以南皆是密密麻麻的號舍,不像院試大小不一的號舍,鄉試的都很標準:寬三尺,深四尺。
楊思煥找到自己的號舍:簡簡單單的石頭洞。靠裡的磚託上,橫置一塊木板充當椅子,一邊還疊著硬邦邦的被子。她坐了進去,壓迫感油然而生。
免費的廩糧不是白吃的,過去的一年她個頭猛躥,肩膀也寬了許多,身上的長衫還是張珏給的,之前的根本套不上了。
一想到要在這小小的石頭洞裡,束手束腳地待九天,她頭皮都開始發麻。
正在她愁眉不展時,聽到有人高聲驚嘆:“誒...居然是底號,我這是什麼運氣!”
此話一出,眾試子皆笑。
楊思煥微微張口,愣了愣也扯著嘴角笑了,想起院試時方仕林那貨也在底號,在廁所旁邊坐了兩天,出來好一通抱怨。
有了比較,心中的不滿很快就煙消雲散。
她將靠在牆邊的另一塊木板也橫放在磚託上,兩塊木板合起來恰好鋪滿號舍,就變成了一張床。
待明日開考時,她只需將外側的木板拆下,挪放到高一層的磚託上作桌案,就有了一套桌椅,不禁暗嘆當中的精妙。
鋪好被子,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草草吃過統一發派的饅頭,她就蜷在木板上,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嘡~”
突來一記敲鑼聲將楊思煥驚醒,她揉了揉眼睛,天矇矇亮,內簾官排排立於甬道兩側。
她趕緊起來歸置一番,端坐在號舍裡,就等著卷子發下來。
不一會兒,就看見知府與一身著緋紅補服的人,二人背手拐進眾人視線,順著甬道走下去,一起登上明遠樓。
待二人在樓上落座後,知府低聲向身旁的侍從說了幾句話,接著又一聲鼓聲響起,開始分發考卷。
今日是第一場考試,作一首試貼詩,外加一篇八股文,題目從《四書》裡取。
卷子一發下來,楊思煥就怔住了,她緩緩舉起手,正要說什麼,卻聽有人搶在她前頭朗聲說道:“大人,學生的試題印刷有誤,請求更換。”
話音剛落,周遭唏噓一片,紛紛有人舉手:“學生的也沒印好,連個題都沒有。”
巡考官聞言當即大喝一聲:“肅靜!考場中如此喧嘩,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