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連題都看不懂,怎麼辦?……
鄉試共三場,考點仍在徽州府,考官是禦筆親點的京官。每年具體考試日期都不定,今年八月二十九考第一場,九月初一為第二場,初四為第三場。
考前一天點名搜檢入場,第二天交卷出場,每場考試前後算起來是三天,這三天考生的吃喝拉撒睡,全在號舍裡。
八月二十五日,傍晚,楊思煥夾了一本書,踩著夕陽的餘暉從學捨出來,正要回齋舍收拾行李,為趕考做準備。
剛出門就被學裡的門子叫住。“楊生,你老家來了人,已在門口候了多時。”
鄉試在即,學裡的生員都在埋頭苦讀,吃飯喝水的時間都計較起來。
她有半年不曾回家了,不知道家中情況如何。這個時候有人來找她,多半是有要事。
她聞言立馬提步朝大門去了,一路上惴惴不安。料想來人會是劉氏還是周世景,走到門口一看,原來是同村的李大柱。
李大柱從小無爹無娘,受鄰裡照拂長大,是個憨厚的老實人,遠遠看見楊思煥就揮手打招呼:“煥姐兒!”
楊思煥上前應道:“柱子姐,你怎麼來了?”
李大柱笑著撓撓頭,從懷中摸出兩顆角銀來。
“俺來縣裡找活幹,這是劉叔叫俺捎給你的,你快收好。”
楊思煥愣了愣,趕考的盤纏她都攢好了,每個月五錢的廩銀都在她手裡,家裡哪來的二兩銀子?
不由低語一聲:“他們哪來的錢?”
卻聽李大柱憨笑:“這俺就不曉得了,劉叔叫俺帶話給你,說家裡都好,叫你別操心,考完試早點回家。”
楊思煥頷首。“知道了,謝謝柱子姐,你還沒吃飯吧?在這等會兒,我馬上就回來。”
說完快步去夥房,再回來時手裡多了兩個糖心包子,“姐,多謝你專程跑一趟,這包子你拿去吃吧。”
廩生在縣學夥房吃飯不要錢,每隔幾天還有包子拿,她平時都懶得領。
李大柱直擺手:“不不不,你留著。”
楊思煥稍加說明,對方聽了才笑著收下,“好,那俺也跟著沾光,吃一回公家糧。”
說著突然想起什麼,一拍腦袋又道:“對了,你家還有件喜事,劉叔叮囑俺,說先不告訴你,可俺就是憋不住......”
次日,馬車裡,張珏打了把摺扇,時不時扇兩下,挑眉望著對面坐著的人。
“你怎麼了?從昨天開始就不對勁。”
楊思煥心裡掖著煩心事,當下不想說話,閉目靠著車壁,脖頸微仰回道:“我在默書。”
聽她這樣說,張珏就沒再問下去了。
傍晚時分才到府城,二十八日入考場,她只需在外面住兩晚,為了節省銀兩,進城之後楊思煥拜別張珏,找了一間小客棧安頓下來。
在客棧調整了兩日,這天下午,楊思煥收拾好東西去找張珏,將行李託給張珏的隨從後,兩手空空去了貢院。
這次的貢院與院試的不是同一處,是專門用來鄉試的,比起上次的,規模要大得多。
貢院坐落在城西護城河邊,大門外立有幾人高的牌坊,左、中、右三個大門皆敞開著,有官兵荷矛把守,廊下高懸寫有“貢院”二字的青地大匾。
考生早早排好佇列準備進場,排隊的有老有少,個個滿臉肅穆。
鄉試可不比院試,十個試子裡能出一個舉人就不錯了,多少人年紀輕輕成了秀才,再往後就再也沒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