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童養夫的習俗
題記
犁朝男子主內,地位低下,農家素有童養夫的習俗。
女孩兒抓過周便娶親,宗族親人打個商量,從外鄉抱來窮人家的男孩子敲鑼打鼓娶回家,待女孩兒行過成人禮便與那童養夫圓房,盼來年添個大胖閨女以續香火。
雲溪鎮隸屬山河縣,位於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江南水鄉,人傑地靈,山清水秀。
“月光光,照地堂,騎白馬過窯房,娶個媳夫十七八,不知是哥還是大。”大:二聲,意為爹)
這原是關中的民謠,跟著商隊一道流到雲溪鎮下的小墩村,落到周世景耳中。
夜裡周世景坐楊思煥的病榻前,看著床上躺著的奄奄一息的少女,心情複雜。
正文第一章
楊家小院的屋簷下掛著一盆吊蘭,窗邊的書案前趴著一個少女,少女身著素白直裰,眉眼擰作一團,長嘆一口氣:“天吶,未免太扯了…”
半個月前楊思思還是南都大學物理學專業的大三學生,正忙著為第二天的量子力學期末考試做準備,眯了眼睛睡了一會兒,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穿越了。
憑著原主的記憶她才知道,這個是個女尊國,一切都和明朝相似,只是男女的地位完全顛倒。好在她是個女兒身,不必低眉順眼看男人的臉色。原主和她有緣,也姓楊,不過是叫楊思煥,是楊家唯一的女丁。
環顧四周狹小的空間,右側牆邊立著一個半新不舊的木頭架子,上面擠滿各種書,這些書是祖上傳下來的,否則憑眼下的楊家自是買不起的,有些歷過七八十個年頭,比村口的老槐樹還老。
身後的矮牆前支了一塊木板,牆後便是糧倉,裡面幹幹淨淨,連老鼠都沒有一隻。房間的窗戶很大,幾乎佔了半張牆,以便叫光亮透進來,好省些燭火,這便是楊家的書房。
楊家往上數四代也是中過進士的,只可惜她曾祖母年幼貪玩,不喜讀書,她祖母這代家中已經很潦倒了,到她母親這裡倒是好學上進,卻也考了三次才中舉人。
也是天曉得,楊思煥母親是個病秧子,當日報錄官一進門便讀敕書,她聽了敕書之後當即喜暈過去,當場灌了一壺溫水下去才將她救醒,醒來後逢人便傻笑:“咦,好了,我中了…”沒幾日就一覺睡死在床上。
母親過世時楊思煥才四歲,她還有些印象,楊思思不禁感慨,這不就是活生生的“範進中舉”嘛,感情《儒林外史》也不是瞎編的。
楊思煥正嘆著氣,聽到自己肚子叫了兩聲,她來的半個月唯一沾到的葷腥只有兩塊油渣子,那是她做屠婦的嫂子送來的。
原主今年十四歲,她上頭有兩個哥哥,都已嫁人了,大哥哥嫁給一個窮秀才,他嫁過去四年,連生了兩個男孩,公公不高興,公媳關系很僵,就連這回她生病差點一命嗚呼大哥哥也沒敢過來嘮她。
二哥嫁了一個屠婦,那屠婦不識字但生性爽快,人雖粗了些,卻是個會疼人的。加上她二哥嫁過去頭年便生了個女兒,一家人小日子現在過得也還湊活。
前些日子楊思煥病倒了,她二嫂就提了一刀肥肉來看她。
便是那一小刀肥肉,在楊家也是不常有的,在楊思煥的記憶裡,一般只有年節她爹才會去集上割兩刀肉,瘦切成末,肥的炸油,留著能吃小半年,炸脆了的油渣子和鹹菜、豆腐炒在一起便是難得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