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子得了好的廚具,如同魚兒得了水,若是廚具不稱心,便難以發揮出食物最純美的風味。一個好的廚子,不僅通曉各味食材的性質,也對各類炊具瞭如指掌。
滿滿搓了搓手,挑炊具無非兩個要點——一聽二看,除此之外,若是有一些不影響使用的小瑕疵,便是滿滿舌燦蓮花的時候。
“掌櫃的,你這鐵鍋是泉州海鐵吧?”滿滿敲了敲鍋,聲音先清後濁,餘音如同蜂鳴不絕,她又看顏色,鍋底可見猝火時留下的波浪紋樣,波紋密而均勻,這樣的紋樣的鍋,燒火時受熱均勻,是一口好鍋。
掌櫃抬了抬眼,打量著滿滿。這小娘子竟然是個行家?
“小娘子若是喜歡,一百文帶走吧。”
滿滿皺了皺眉:“如今做鍋都用信州精鐵,您這鍋呀,行情早就不好啦!”
掌櫃剛想反駁,卻見小娘子指了指一旁的杉木蒸籠。她特意掰開最底層榫卯,用手壓了壓,試了試承重。而後拿起湘竹食盒,對著日頭細看,竹節處帶著經冬的淡淡霜色,這是老竹才有的滄桑印記,可以接頭出有些不連貫。
“老闆,您看這食盒,唬得住旁人,可騙不了我的眼睛!用不了多久就斷了!”
“誒,你這小娘子,空口無憑便說我東西不好……”
見老闆臉紅氣急,滿滿忙笑道:“哎喲,您別急!我挑挑揀揀,自然是因為我要買許多呀!您今日可是賺大發啦!”
小娘子又眨眨眼睛:“況且,我也不是空口無憑,坊間流傳的“百工鑒”,您可聽過?”
這一招,可是把掌櫃唬住了,說實話,這鋪子原是家裡老父的,他才接手沒幾年,實在是摸不著頭腦,進貨時也是小心謹慎,生怕被糊弄。於是搖了搖頭,靜靜地看著滿滿。
“這器物無非就五條,陶器講究音清如磬,鐵器則紋密似浪,竹器氣節含霜,木器榫卯結實,銅器則水過無痕。您看看您這的東西,質量算不上上乘,不如便宜些賣我,我多買些回去?”
見滿滿說的頭頭是道,況且天色已晚,他也快要收攤,掌櫃連忙擺擺手:“罷了,進價上每件賺你兩文錢,夠實惠了罷?”
最終滿滿買了鐵鍋一口,杉木蒸籠七層,越窯陶甕十二口,湘竹食盒二十屜,銅柄廚刀四把,桑木砧板一塊,雙耳銅釜一臺,青瓷蓮花盞三十客,帶槽沿醃菜壇一壇,錫制調味匙全套,粗製筷子三十副,並上一輛三番降價買下的二手小板車。零零總總,花去三百文。
滿滿推著小板車往家中走,今日離家一天,只留爹孃在家中,此刻想來不免有些愧疚。順路去獅子巷茶米鋪買了兩鬥太湖粳米,又簡單買了一些食材,打算回家給爹孃做一頓好吃的。
遙遙站在家門口,卻看見蘭嫂子站在門口,和幾位婦人聊的正開心,她遠遠聽見蘭嫂子的聲音傳來:
“對呀,我家閨女是宮裡出來的,那樣貌身段沒得說!下廚呀?哎喲,我一個做孃的都自愧不如!等我家滿滿回來了,都來我家吃晚飯,還請各位多多走動!”
蘭嫂子身材矮胖卻富態,紅紅的臉蛋照在夕陽裡,一副驕傲的神情。
滿滿無奈地笑了笑,叫道:“娘!我回來了!”
滿滿和各位鄰居打了招呼,原來是隔壁店名叫“李太丞家”一個小醫館)的李嫂子,還有招牌是“鮮明花肆”的吳嫂子,“裝塑佛像”的張嫂子。
幾個嫂子拉著滿滿看了又看,沒有不滿意的。甚至取笑她年歲幾何,可婚配否。
“我們這條街,都是些醫館,花肆,成衣鋪子,如今袁小娘子來了,從今以後可是有口福了!”
寒暄片刻,各自散去。滿滿進屋一看,爹孃已經把屋子打掃得幹幹淨淨。
“娘,我爹呢?”
“你爹呀,他閑不住,來的路上看見一傢俬塾正缺教書先生,你爹今天下午收拾好便去打聽了,這會該回來了。”
滿滿聽了,心裡暗想:原來爹孃何須她擔心,這才幾個時辰,都各自混的風生水起!只能笑著搖了搖頭,遞過去幾匹在路上買的緞子:“娘,這是現下時興的緞子,您看看喜不喜歡,若是喜歡,留下做件新衣裳。”
蘭嫂子接過去,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只覺得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心裡想著,給自己和滿滿各做一件。
“娘,現在來了臨安,你若是閑不住,便出去轉轉,我現在攢了不少錢,你呢,只管舒舒服服地坐著就好,若是有了興致,和你剛認識的嫂子們一起轉轉也不錯。”
蘭嫂子摸了摸滿滿的頭:“娘知道,不過,你這店剛開起來,我給你打打下手,和你待在一塊,娘心裡就開心!”
二人相視一笑,外面傳來人聲,出門一看,原來是做木工的老丈帶著新傢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