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大臣們魚貫退出朝堂,章暮走上前去跪在中央,等待皇帝說話。
如今已快入臘月,下人們搬來了燻籠,燻籠中火燒的旺,不過一會兒,章暮的後背便微微發汗了。
崇明皇帝閉目深思,他想起了有關邊北許多事。
章塵從前的對東塔首領的親近,溫琳對司空絮的託付,章暮多次婉拒出兵邊北,以及這次欽差從邊北帶回的訊息。
崇明皇帝多年不曾前去邊北,邊北的近況也淨是章暮所報,章塵逝世前,章暮雖然也才兩歲,現下想來,邊北許多老人都是章塵的部下,不知章塵是否有給章暮留下些信物和遺言,亦不知章暮是否受這些人影響,漸漸與他離了心。
他心中很是知曉,章暮最重感情,哪怕自己養了他這麼些年,不知是否在他心中,還是生父母最大。
崇明皇帝睜眼看著殿下畢恭畢敬的人,章暮下跪的樣子如同一頭蟄伏待動的狼,他又想起欽差帶回的訊息,愁思打了個結,心道邊北怕是都已成他們章家的人了。
“起。”崇明皇帝道:“賜座。”
“謝陛下。”章暮起身坐在一旁,燻籠的熱氣遠了些,他動了動汗濕後背。
從前崇明皇帝派章暮北上,指給章暮兩千人時就起了別的心思。他是章塵的兒子,死在邊北是死得其所。
卻不料章暮竟能在邊北立下大功,三年前他用婚事挾制章暮,也不料姜合與他青梅竹馬,竟對他起了真心思,給他的職位越來越高,更不成想他小小年紀竟能如此沉得住氣。
現下再想動他,已是難上加難。
崇明皇帝道:“邊北既無出兵之意,我們也不便無由頭就盲然發兵。如你所說,若金察珏和金察拉爾在等我們出兵,那才是落入了他們的圈套。”
“陛下說的是。”
崇明皇帝道:“邊北之事暫且放下,此次東洋起兵之事,才是眼下大事。還有不到一月便是整年了,轉玉,此事還需得你前去鎮壓。”
大楚重視整年,整年時當天下無戰事,才可真正過年。
章暮道:“臣領旨。”
崇明皇帝道:“東洋小國,你怕是並未放在心上,一月來回,當可?”
“是,臣定在整年前戰贏歸京。”章暮又道,“臣時刻謹記陛下所言,勿以軍重而輕敵。是以,東洋雖小,臣也當全力忙於戰事。”
崇明皇帝笑了下道:“此言乃是你第一次前去平卓州之亂時,朕與你所說。”
“正是,陛下好記性。”
崇明皇帝笑道:“此次前去東洋,朕派給你三萬人,可夠用?”
章暮道:“陛下,臣領兩萬人即可。”
“好!吏部準備糧草需得五日,你安排好動兵之事,便多與懷珺在一處吧。”
章暮聽崇明皇帝又提起姜合,道:“懷珺事忙,且動兵之事不能馬虎,臣今日便去西京營了,來日歸京,多的是能日日相見的時候。”
“此言不假,只是你遠赴東洋,懷珺想是記掛得很。”
章暮道:“臣護得家國平安,便是護得懷珺平安,懷珺亦是此心。”
崇明皇帝笑道:“入了冬,朕身子愈發不好了,朝堂中許多事都要移至懷珺手中,現下朕這些兒子中,還是隻有懷珺能但此重任。”
章暮並未搭話。
“罷。”崇明皇帝口中話在嘴邊轉了個圈,又收回去了。只是叮囑道:“轉玉,早去早回。”
“是。”
章暮走後,崇明皇帝許久未動。
太監上前問道:“陛下,已將近午時了,您可要去後宮中的娘娘處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