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霧婉言拒絕了。
所以後來,導師第二次找時霧的時候,也不勸他換隊友了,而是建議他們再找一個新隊員,組一個三人隊伍。
時霧想起裴川,也沒有答應,導師也就沒再勸。
只能安慰洗腦自己,他們學校的學神就算一個人幹三個人的量,也能完成得漂漂亮亮。
摸底測的形式是這樣的,一週時間,選一套題,隊員分工合作,最後成果以論文的形式展現。
裴川也沒有閑著,在沒有測試前,他一直跟著時霧學習,偶爾上課時討點福利,這樣的補習誰不喜歡呢?
學得認真,還有獎勵,傻瓜才會劃水。
一週的時間過的很快,時霧負責程式碼和演算法,裴川負責寫論文。
最後一天論文截稿前,時霧也提前看了一遍裴川寫的內容。
挺意外的,裴川看著吊兒郎當,漫不經心的,但寫論文的時候還挺嚴謹。
比時霧想像得要好很多,他幾乎沒怎麼改,直接就把論文給提交了。
建模群一部分同學為了避開時霧和裴川拉了一個小群,這群是專門用來吐槽的。
“大家覺得,學神這次能得第幾?”
“不好說不好說,有一個裴川拖後腿,我覺得第一有點懸。”
“我嚴重懷疑裴川沒有出一點力,學神直接攬了幾個人的活。”
“學神那能是人嗎?人家一個人就能把論文搞得漂漂亮亮的,第一還不手到擒來?”
“你特麼是學神的舔狗吧?”有人反駁,“就算他再聰明,他也剛剛才接觸吧?一個人做三個人的量,你不覺得有點趕嗎?估計論文差得一批。。。”
“他雖然才接觸數學建模,但人家有計算機程式設計基礎啊,會c,java,python,學這些也很容易上手吧?”
“別吵起來了啊,反正過幾天成績就出來了,等著唄,而且只是個摸底測而已,一個月後才開始校內選拔。”
於是,群內安靜下來,沒人繼續吵了。
時霧每天的學習安排很滿,現在又接了一個“星河”專案。
幾天前,小紙條也發布這條任務,讓“星河”成功上市,申請到國際專利。
時霧於是在這上面就更加下功夫。
他那天寫的程式碼只是“星河”專案的百分之一,要真正完美地將其實現,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裴川現在已經是時家的常住客人。
時霧抱著個膝上型電腦在床上敲程式碼。
裴川在旁邊學了會兒建模,看了幾篇論文,就沒了興致,太簡單了,再看下去也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