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開玩笑,有好幾次,都有球員為了阻擋廖凱被撞倒,而且都會在地板上趴上許久。
看得場邊的紅星隊教練心驚肉跳。
他原本見比賽膠著,準備陸續派上主力球員去收下比賽,即便只是一場友誼賽,但球隊的榮耀和驕傲不允許敗給對手,——一支黃面板非職業球員組成的球隊。
但看見廖凱野獸般的兇猛表現後,他放棄了這個打算。
比賽輸贏只能排其次,要是真有球員因此受傷,這才是他無法承受的結果。
況且換上那些主力球員也不會讓比賽有徹底的改變,因為他們照樣防不住衝起來的廖凱。
王仕朋在場邊,除了不停地輪派球員和大聲指揮場上球員的跑位,偶爾,他也會思緒飄飛,暫歇性地陷入回憶中。
每一次,看見場上廖凱的勇猛無敵,一人撐起一支球隊的體系,他都會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國家隊生涯時期,身邊也有這樣一位隊友,——姚日月。
每當人們把讚譽聲送給王仕朋時,他都會實事求是的說:我並沒有很突出的能力,至少對比現在的國內後衛,我並不認為我一定就比他們強。
當人們又問:那為什麼你們那支國家隊如此強大?
他的答案始終如一:因為我們陣中有大姚。
華國從不缺少功能性球員,球員們也始終以為國效力為最高榮耀,在球場上奉獻全部。
華國籃球缺少的,或者說一直等待的,只是少一個姚日月的出現,一個在攻防兩端能撐起球隊體系的球員。只要他站在場上,球隊就有明確的打法,隊友們也能自如地發揮出個人的特點。
圍繞他,一支球隊永遠都不會倒下。
有他在,華國隊絕不至於在家門口的世界盃小組即慘遭淘汰,甚至連直通奧運會的門票都拿不到。
王仕朋站在場邊,偶爾會激動,偶爾會陷入回憶,就是因為看著球場上的廖凱,他似乎看見了華國的下一個姚日月。
華國籃球真正的未來。
那勇不可當的能力,將球隊挑在肩上的決心,太像了。
一想到這裡,王仕朋甚至激動地將拳頭緊緊握住……
不過話說回來,廖凱雖然在場上不可阻擋,但他的每一分都得來不易。既然跟對手比不了戰術,他便用身體開道,他的每一次衝擊都是用血肉之軀去撞開對方的銅牆鐵壁。
劇烈的肌肉的碰撞之聲,聽得場邊前排的女觀眾們只敢捂著眼睛看比賽。
而且紅星隊繼承了歐洲球隊一貫的防守習慣,各種撓、掐、拽……小動作不斷,籃球規則灰色地帶的動作,幾乎被他們全部使用了出來,尤其是針對他們用正規動作不能限制的廖凱。
現場鏡頭已經幾次給到了廖凱手臂上七、八條觸目驚心的血痕。
但廖凱從不懼對抗,每次的劇烈碰撞後,無論他的身體有著怎樣的疼痛,他都會傲然挺立在被掀翻的對手身前。
如果胡志揚也在現場的話,他一定會聯想到省高賽上,聯想到蒙達曾給出過廖凱善意的建議:和別的球員發生身體接觸後,落地時一定要有一個緩衝的保護動作,不只是做給裁判看的,更是保護自己的身體。
所謂剛則易折。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