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廖凱坐在場下,王仕朋也不敢再把朱松偉撤下來,球隊裡也就這兩人有協防內線的腳步和身高,只有讓他繼續留在場上。
到第二節比賽中段,朱松偉就已經領到了四次犯規,王仕朋搖頭一嘆,趕緊讓廖凱去換下他。
在場下坐了半節時間,廖凱仔細地揣摩了歐洲球隊的打法,和他更熟悉的美國隊打法完全相反。
紅星隊打的是團隊籃球,強調分享球,極端強調進攻的合理性,和美國籃球的那一套個人英雄球截然不同。
每一次進攻,他們必定會先衝擊追夢隊的內線,進了內線後,又不投籃,就在那裡傳來傳去的、秀操作,不停地調動防守球員,直至和籃筐之間再無障礙。
廖凱不在場上,朱松偉是追夢隊唯一的籃下協防球員,是飽受對方衝擊的重災區,這也是他犯規多的主要原因。
廖凱上場,正好又是一個防守回合。
紅星隊繼續滲透禁區,廖凱心裡清楚,對方一定不會直接上籃,肯定會分球。
所以他也不盲目起跳,就貼著對方持球球員,腳步緊緊跟隨。
果然,對方把球分給了底線空切進來的隊友。
“來得正好!”
廖凱瞅準時間,在對方跳起的同時起跳……
然後他還是沒能蓋到皮球。
因為對方仍然沒有投籃,而是把皮球又分給了中路跟進的隊友,由隊友輕鬆上籃命中。
“這尼瑪……真是秀得飛起!”廖凱無奈地笑了。
他已經防住了第一手傳球,誰曾想第二名已經在籃筐周圍起跳的球員還會選擇傳球!
更讓人無奈的是,居然有三名進攻球員從不同的方向同時向籃筐發起衝擊,這誰能扛得住?
他只能說是比朱松偉強一點,沒有再賠上一次無謂的犯規。
透過這一球廖凱才算徹底看明白,憑著追夢隊的配置根本就沒有防住對手的可能。
既然防不住,那隻能拼進攻了。
廖凱不再猶豫,進攻端火力全開。
只要拿到球,他就朝對方籃下衝擊,眼裡只有籃筐,先把對方的籃筐炸平了再說!
即便他不持球,也會在隊友出手的一刻奮力朝籃下衝去,能不能搶到籃板是其次的,主要是把對方的內線搗碎。——這是唯一的取勝之道。
紅星隊球員人高馬大,腳步也還算靈活,但畢竟只有16、17歲,哪裡會是一心摧城拔寨的廖凱的對手?
每次廖凱衝進去,紅星隊禁區內都是人仰馬翻。
砰砰砰一陣亂撞後,幾個2米大漢亂摔一地。
不管進球還是犯規,兩分是到手了,唯一的懸念就是看紅星隊那些年輕球員,有沒有人避閃不及,被廖凱掀翻在地。
“李凱真是一頭球場上的猛獸!”整場比賽,這是現場廣播裡傳出的最多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