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正的四記三分全部都是在正面弧頂投的,但當胡祥正下一次繼續站在那個位置上接到皮球時,他的身前卻永遠沒有防守球員……
急得韋德站在場邊一直指著胡祥正大叫:“heisashooter!”
但並沒有用,根本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去防守。
他們既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應該在哪裡,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輪轉協防。
黑隊總共九名球員,除了汪少傑,再加一個勉強能運球過半場的顏帥後期還冒出一個劉叔同),其餘六人的打球姿勢不忍直視。
以前廖凱總覺得這個節目裡球員水平參差不齊,現在將這些人放在一個隊裡,總算是讓他看清了他們打全場比賽的模樣:這六人中,沒一個人能將球運過半場,沒一個人能將空位的投籃扔中,沒一個人能在場上找準自己的位置……
韋德也真是給機會,無論這些人打成什麼樣,他都儘量給了每個人一定的上場時間。
一度,黑隊場上同時出現了兩個身高不足1米7、還喜歡用各種意想不到的姿勢投籃的球員,再加上一個總喜歡背後運球、而一背運就必失誤的風一吹就倒的麻桿球員……
即便這樣,黑隊居然還能在下半場扳平比賽。
這比賽,真是讓廖凱大開眼界。
他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把自己的高中校隊調來,絕對可以擊敗場上的這兩支球隊。
籃球終究是項團隊運動,場上隊員的配合和默契真是太重要了。
話說回來,黑隊能夠扳平比賽,客觀原因是,紅隊的命中率在第二節急劇下降,第一節百發百中的三分在第二節徹底啞火。
主觀原因是,汪少傑一直在場上,並且打出了統治級的比賽。
之前,大家都有一個遺憾,沒能在場邊親見狀元郎的實力,而現在,他們見識到了:在黑隊,防守、搶斷、蓋帽、補防的是汪少傑,組織隊友落位、持球發動進攻的是汪少傑,突破強殺、在內線翻江倒海、將皮球放進籃筐的是汪少傑。甚至,連運球過半場的還是汪少傑……
面對這樣的汪少傑,大家無話可說,當汪少傑又一次在籃下、在兩人的推搡拉拽之下完成了二加一上籃時,大家只有把鼓過了的掌聲再鼓一遍。
廖凱還發現,汪少傑平時話不多,謙虛低調,但到了比賽場上,真是激情滿滿。
場上、場下,到處都是他在指揮隊友跑位、激勵隊友加油的聲音……
但黑隊能夠將分差抹平,光憑汪少傑一個人的發揮是不夠的,或者說,汪少傑完成了全隊80的工作,但總需要人來完成剩下的20。
站出來的是劉叔同,他用一次次地飄逸上籃為球隊追平比分……
看著劉叔同的發揮,廖凱頗有感慨。
劉叔同是怎樣的水平,作為曾經的隊友,廖凱自然清楚不然也不會被下放至末位班)。但別人現在打得風生水起,在這塊場地上留下過光輝足跡,即便被淘汰了也沒有遺憾,再看看他自己,——哎。
最終,透過加時,紅隊還是贏得了比賽勝利。
……
晚上7點,第二場比賽,藍隊vs粉隊,開機錄製。
孫越賽前訓話:“這場比賽能打成什麼樣,就看你們自己的態度了,我也不想再多說什麼,反正我把機會交到你們自己手上了,要是比賽輸了、被淘汰了,你們別怪我沒給你們機會……”
“……”這大概是廖凱所聽過的賽前動員中,最沒有氣勢的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