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訓練,廖凱也是狀態不佳。
他在場邊等了半天,好不容易才輪到他上場演練配合,卻有好幾次連跑不知道該往哪裡跑,全程懵比……
但他並沒有因此捱到訓斥,因為不只是他一個人,幾乎所有人上了場都是瞎跑一通。
這還只是無對抗的賽前訓練,就能跑成這副樣子,可以想象,到了比賽場上,會是怎樣一副混亂的景象!
其實廖凱還算表現好的,他雖然記不住孫越的要求,但憑著球場上的意識,他也大概知道什麼時候該拉開、什麼時候該提上擋拆,什麼時候該空切反跑……
其他那幾位街球球員更誇張。
就比如頭盔,在一次5號位提上給1號位擋拆的時候,他一個2號位居然也跑上去湊熱鬧,跑到一半才知道不對,又連忙往回跑,與正在斜線空切的3號位撞了個滿懷……
在場邊看到這一幕,會覺得特別搞笑,頭盔就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滿半場亂轉,有沒有攪亂對手的防守不好說,但一定是將本方的進攻攪黃了。
到了這時候,孫越的個人情感傾向就表現出來了。
其實作為一名教練,最重要的就是讓你手下球員知道你是一碗水端平的,你的獎勵必須是針對那些訓練刻苦且比賽發揮優異的球員,你的訓斥也必須是針對某名訓練懶惰、比賽發揮糟糕的球員。——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
即便孫越不是正經的教練,他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才對。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好像並不明白。
看見頭盔的糟糕表現後,他不再只是站在場邊搖頭苦笑像對待其他幾位邊緣球員一樣),而是大聲地停止了場上的訓練,並把頭盔帶到一旁單獨指導……
指導完後,再讓大家恢復訓練,結果頭盔又犯了其他的錯,於是他又對頭盔進行了單獨指導……
“看見沒,親弟弟就是不一樣啊!”廖凱身旁,一名姓黃的球員不滿地小聲嘟囔。
這名黃球員,加上宋流宣和廖凱,是粉隊最受冷落的三名球員,所以黃球員就想當然地把另外兩人當作了同類,經常在私底下當著這兩人的面發牢騷。
把頭盔稱為孫越的“親弟弟”,也是他叫出來的。
廖凱很不喜歡這種背後議論他人的舉動,善意地提醒了一下黃球員:“你最好別這麼稱呼。頭盔哥一直是孫指導在帶,所以他們關係親近,這是很正常的。”
“你呀!太年輕了,嫩!”黃球員並不聽勸,見廖凱一臉無所謂,反倒來攛掇廖凱,“其實我不受重用也就算了,本來就沒人選,流局後才被分配到粉隊來的,實力就這樣。小兄弟你可就太冤了,你那麼早被點名,而且三個隊長都來哄搶你,你好心好意選了粉隊,結果反倒坐起冷板凳來,我都替你叫屈……”
對於自己的遭遇,廖凱心裡也有不平。
他選粉隊,就是打算在能在這支隊裡好好表現,結果落得連球隊裡的位置都沒有。
但他不願意將自己的負面情緒流露在外人面前,更何況是黃球員這樣一名沒素質的球員,所以他依舊是平靜地回答:“作為一名球員,必須服從教練的安排。”
“行,你牛比!”見廖凱不上套,黃球員嘲諷了一句,便走開了,找宋流宣去繼續發他的牢騷……
……
自從打球以來,廖凱從未有過這樣窩囊的訓練,傻乎乎地在訓練館裡待了一天,什麼事也沒幹,空有一身力氣卻不知道該朝何處使。
而且全程被人無視的感受,更加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