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川地方頻道也在晚間時段請來專家和資深球迷討論比賽,但討論的重點圍繞在南陵五中到底輸多少分?
x大附屬目前為止的四場比賽中,平均每場淨勝對手37.5分。於是,能不能將輸分控制在37分以內,就成為了評價南陵五中是否成功的標準……
甚至,在某些籃球論壇上,這場還未開打的比賽都被調侃成了一個梗,用來形容那些不自量力的球員。比如,某知名藝人揚言他曾是美國校隊的,下面就會有人回覆:又一個南陵五中畢業的。
看到網上的這些訊息,南陵五中的球員自然會很氣憤。
張迅吼了一句:我們要打敗x大附屬,讓這些狗眼看人低的傢伙統統閉嘴。
然而,大家都沉默了下來,並沒有人響應他。
實際上,張迅自己吼得也是中氣不足……
廖凱依舊是個悶油瓶。和隊友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很少說話。
這些網上的訊息,他也跟大傢伙一起看,但大家議論的時候,他從不會發表觀點。因為這些網上的訊息,無論是誇他的、還是損他的,他壓根不關注。
包括趙凡寫的那篇他個人的專訪,他也是在發表兩天後才去看了一眼……,他注意到,瀏覽量不足一百。
省高賽最佳新人這個稱號並不能為他帶來太多流量。
在這個“全國第一高中生大學生”、“xx省第一高中生”隨意自封、迅速貶值的年代,一個最佳新人,顯然刺激不了人們的神經。
要真計較起來,他曾在球場上完勝麥良,而麥良的任何一條訊息、影片的瀏覽量都是他的十倍以上。
還好,廖凱並不計較這些。
老二曾不止一次為他打抱不平:“麥良憑什麼比你更受關注?就因為他曾是你的手下敗將嗎?……”
廖凱都會很平靜地回覆:“我喜歡麥良這個球員。”
胡倩倩等七人經過商量,拿到了那七張球票。
這七名女同胞也不閒著,去買了一身和球隊球服顏色一致的黑色衣服回來,還每人準備了一個小膠喇叭,準備在場邊為球隊製造聲勢。
但可以想象,當她們出現在球館內,再對上五百名純白的x大附屬學生……
廖凱等人都有些感動。
他們覺得自己的處境就和這七名女同學一樣。他們要在場上抗爭強大的x大附屬,而這七名女同學要在觀眾席上去與整整五百人比拼。甚至,還不止五百人,x大附屬的名氣和在錦都當地的號召力,都會為他們贏得幾乎所有的中立球迷。
所以,南陵五中的球員和拉拉隊一樣……都是螳臂當車,又都是放手一搏。
這七人之中,胡倩倩最瘋狂,她竟然在自己嬌嫩的小臉上噴上了兩個醒目的黑色大字:廖凱。
看到這一幕,廖凱沒有了開玩笑的心情,也看不見周圍隊友們眼裡的妒火,也沒有內心的情感糾葛……,他只是無奈一嘆:“你這又是何必呢?”
胡倩倩卻是用著開玩笑的語氣在回覆:“你不是最佳新人嘛,我跟著你沾點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