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輻射波源來自空中,不用說也知道是什麼。
於是幽靈有了新任務,而護航的活交給其他航空小隊。
你們能用彈道竄天猴嚇唬我們,就不許我們的幽靈嚇唬你們?
幽靈117最大的特點就是隱身,平時雷達看不到,就算看到也不會認為是個大傢伙,而是什麼鳥類東西。
但是他們忘記,渤海灣那一塊就相當咱們的後花園。
魯東半島也有海基,平時也就用一些老舊船搞搞訓練啥的。
天眼指揮不是說了嗎?今晚是演習也是實戰,海陸空協同演習,加上有目標來闖關,平時找不到靶子,就拿對手來檢驗一下咱們的成果。
當那架幽靈飛出棒基地200公里時,有一艘70年代的小艦,正全功率開啟雷達做前沿預警,生怕那邊幾個基地出現大批機群。
就這麼對天空掃的時候,雷達波點出現一個小點。
負責雷達的沒注意很小的目標點,但有天眼後升級了很多系統,那就是共享。
小護衛雷達發現的這個點,也就共享到天眼系統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技術高的雷達員也在天眼上,仔細看了一下資料,產生懷疑,夜晚沒啥鳥飛的,首先要知道這個點的速度,於是動用大型x段雷達掃,沒啥發現。
突然想到老舊的艦艇上都是毫米波段的雷達,這玩意在四十年就研發出來,優點高分辨力,高精度,天線小口徑等,缺點就很多了,最大的缺點就是功率大而效率低。
但要是被這東西掃上,他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不管是精度還是高分辨,說句誇張的話,一隻蒼蠅都能掃出輪廓來。
因為毫米波雷達,工作波長約為8毫米。
隱形飛機的出現,不是說發現不了,而是大部分國家都不再使用毫米波雷達,因為這東西由於技術上的困難,在發展上一度受到了限制。
這些技術上的限制,有的是工作頻率,功率過大和工作效率小,硬體上的接收機混頻器和傳輸線會因功率過大而損壞。
七十年代有過一次提升,但也就提升而已。
天眼小兵發現這一不尋常的小點,就上報給李指揮。
“x波段沒發現,這個小點是哪兒發現的?”
“海面,鄭和訓練艦。”
“上面的雷達……”
“毫米波雷達!”兩人相互看一眼後,同時說出口。
指望訓練艦上的雷達全力去掃,能給你掃出個點來就不錯了,畢竟功率有限,還老舊。
於是李指揮當即給魯東預警雷達下達指令,全面開啟大功率米波雷達陣,把那個點掃出來。
毫米波雷達一般不會開啟,功率大,耗電也大,還影響硬體的壽命,加上世界上逐步淘汰這種雷達,咱們也就平時訓練的時候用用。
現在命令啟動,好一陣折騰。
十幾分鍾值班組的人已經開啟,對著天眼發過來的目標區域開始狂掃。
由於米波雷達陣地沒趕上共享升級,只能把發現的目標透過語述來說明。
“輪廓是一架飛機,高度一萬三千米,速度,0.9馬赫!距離你部還有460公里。”
李指揮聽到這兒,臉都有點變了。
當然透過擴音器,邢寶華也隱隱約約聽到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