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領域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它適應用在高空,是非接觸式,遠距離的探測技術。
所以,倚重各類感測器,運用各類感測器對物體進行電磁波輻射、反射、散射,紅外掃描,收集電場、磁場電磁波等資訊,並進行提取、判定,透過電腦中的應用軟體,得出結果。
最常見的還是運用在衛星上和飛機、熱氣球等載體上,無人機是後來出現的載體,主要運用於測繪方向使用。
就像地圖實景車一樣。
衛星每一次調整軌道,會加大衛星的壽命,衛星本來就小,所帶的動能非常小,用幾次就沒了。
如果專用於測繪,跟蹤性,直接影響衛星的壽命,這就導致邢寶華所商用的衛星,成本很高。
怎麼減少成本?
邢寶華想到了無人機。
無人機加遙感,在測繪實時和街面影像時,比衛星方便,甚至好用一些。
老美的全球鷹好像也在九十年代出現的,具體邢寶華沒忘記哪一年,但一出場就很霸氣。
科幻感十足。
所以,邢寶華在考慮,既然從測繪學院弄來一批學生,要不要把無人機專案也搞一下。
民用這一級,在後期民用市場大放光彩。婚慶、廣告、影視、農業、用途非常廣泛。
就拿影視鏡頭來講,需要高空鏡頭時,這年代不是租賃吊車,就是直升機。
自己是做硬體的,不用求人,軟體方面團隊也非常龐大。加上正在研製的光學鏡頭。看看,都這樣的條件了。幹嘛不上呢?
甚至很多人把遙感當成了遙控。
其實是兩個概念,遙控是透過通訊媒體對遠距離被控物件進行控制的技術,由操作裝置、編碼裝置、傳送裝置、通道、接收裝置、譯碼裝置和執行機構等組成。
而遙感要比遙控複雜得多,甚至高階得多。
說句稍微誇張的話,咱們往太空發射一顆多功能遙感衛星,對某個行星掃描,能知道這顆行星的質量,結構,甚至能知道里面多少礦物質。
但遙控,就那麼幾個功能,說句不好聽的,電視遙控器不能當金屬探測儀來使用。
民用級無人機,除了科技部分難點,也就電機也是一個難點。
體積小,轉速快,省電,推力大。
就這幾個元素,邢寶華知道他的那個微小電機組,未必玩得轉。
這不是錄音機的電機,也不是小家電中的電機,無人機的電機,對現有的小組來講,是個考驗。
需要把無人機電機整理出資料量來,也就是設計資料,想要升空,就計算出轉速多少,換算成推重比。
都有固定的公式來換算。但技術上,需要不斷的改進,難點是輕便。
邢寶華想了想,這事兒也不著急,到時候先弄幾款玩具級的出來,多少有點經驗累積,再玩大的。
當然,他不會做成全球鷹那麼大,但會試驗幾款,給某部門提供思路。
如果提前告訴相關部門,別小看這幾百美刀的東西,它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甚至能改變作戰思路。
這麼小小的飛行器,能把鋼鐵洪流打得屁滾尿流,會不會驚掉下巴?
估計沒人敢相信,不經過實戰演練,沒人相信這是真的。
對付這玩意代價很大,大炮打蒼蠅,好像也是這麼一個理。幾百萬的飛彈,打這東西,哪怕擊落了,這個虧損比,虧得也心疼。
這天下午,謝瑩瑩帶著幾封邀請函過來,都是從國外郵寄過來的。
謝瑩瑩跟邢寶華彙報說,這些邀請函都是邀請大米出席關於行業標準的會議,其他幾封信性質也差不多,有兩封是新品釋出會。
第一封信的行業標準是在老美那邊舉行,發起人是德儀、這就讓邢寶華有點詫異,這個巨無霸平時很低調的。
有時候你可以忘記他們的存在,尤其像德儀,仙童這樣的公司,當你聽到他們破產時,都不會驚訝,咦!不說破產,還以為你早破產了呢?
當然,這礙於他們不喜歡暴露在媒體前,大部分都是悶聲發財。
看到參與的公司,除了幾家有名氣的,大部分沒怎麼聽過。
如果以前,有這種行業標準,邢寶華比誰都積極,甚至他都想摻和一腳,但現在不行啊!這不是上了cia的名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