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總工沉思一下問道:“用意很好,但用在星鏈上會不會有點少?”
“是有點少,我當時入股摩托銥星的時候,他們是 66顆星的計劃。這些星全球無死角通訊是夠用的。但一顆星的壽命,在 6— 10年左右。我的業務不可能全球都弄出去,只要亞太和歐美那邊,其他地區可以緩慢一些。”邢寶華說道。
“你用 hk的身份委託製造這個條件是能達到了,支付結算我們外匯結算?”
“這個沒問題。”邢寶華點頭說道,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外匯。
“造星的時間,就看你的需求了。如果參照摩托的銥星,我們能在八個月內,連研發到發射上前。”高總工說道。
邢寶華說道:“我參與過摩托的一些計劃,也知道他們的引數,有些都是按照我提出的頻寬而改進的,他們現在的星其實已經很落後了。我需要比他們多十倍到二十倍的頻寬,每顆星的頻道最少一萬多個頻道,甚至更多的頻道。”
“多了豈不是浪費嗎?在太空,電力資源也是最寶貴的,我們不是為了省頻道省這個那個,而是在省電。”
邢寶華指著飯店外面,說道:“你看看大街上,有多少人拿著電話,對比以前,誰知道手提電話是幹嘛的。衛星電話也一樣,逐年增加不說,市場還很大,上去了,就沒法擴容。
要麼等著衛星報廢了燃燒在大氣層,要麼就上一顆大容量的新星上去。加上定位系統頻寬,民星的在設計上,要超前。”
“這些東西不是你想加就能加上的,第一個我們技術也是有限制的,第二個你想過體積和重量了嗎?你加了這個,加了那個,運載不上去,你錢不是白花了嗎?”高總工說道。
“你們可以在運載推重比上考慮,這筆錢,我出。”
高總工搖手說道:“錢放一邊,主要是技術問題。按照你說的方案,我們要推倒重新研發,這時間不是八個月就能行了,可能需要兩三年,甚至更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你願意按照現有模式資料稍微擴容一點,我能在一年內幫發上天。研發,呵呵,我們也忙不過來啊!我們也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
邢寶華算明白了,這位又想賺錢,又不想出力,其實混體制久了,都有這種心態。
和自己沒多大利益關係,他還讓他出力幹活,哪有這種好事兒啊!誰介紹的也白搭。
別看邢寶華說出錢,錢反正進不了他們的口袋,還給他們加重工作量,誰幹啊!
好處?技術出身的人,要麼在學術上感興趣,要麼就是真金白銀。
於是邢寶華丟擲一個小問題,問道:“高總工聽說過超導計算機嗎?”
“知道,我也研究過一點超導材料,準備用於航空領域。”高工說道。
說完,高總工輕呵一笑,這個笑聲確實有些嘲諷的意思,他自己也是研究人員,也研究過超導材料,但知道這裡面的水有多深,就咱們這點技術,還停留在紙面上,甚至只在紙面上寫超導三個字的標題,就沒下文了。
邢寶華剛準備說幾句,被高工打斷,問道:“說起你們大米科技雖說能獨立生產晶片,但超導方面上,我感覺你們二十年內會有點結果。不要否認,我也是從你們的龍芯 1,龍芯 2,看到的結果。”
“您老有研究過我們公司產的晶片?”邢寶華好奇的問道。
“是的,中航有些研究員,說可以試試國產芯,就弄來幾枚,測試一下引數,你們那個龍芯和微控制器沒什麼兩樣啊!”高工說這話時,卻是帶著藐視的語氣眼神。
很一副瞧不起的樣子。
龍芯就兩塊芯,簡直就和西貝貨一樣,空 j那邊喜歡用,讓他們用去就行了,但中航不行,資料太大,就怕龍芯在處理資料的時候,直接冒煙。
邢寶華點點頭,他承認,龍芯 1代從開始就是糊弄人的貨,但龍芯 2就不同了,這是一款非民用晶片,在設計時,就專門為處理資料而誕生。
“您看龍芯 2的資料,是看的一顆芯吧!這也不怪你,單看一顆芯也就那樣,但要是多路組合就不是 1+1那麼簡單了。我給他們的是四路熱插拔模式的芯。
你可以這麼理解,不處理資料的時候,他就是一顆芯在運作,但遇到大量資料的時候,他是雙路在運作,還有兩路是備用啟動,一旦一路出現問題,另外兩路在不斷資料情況下,能正常使用。”
“你這個想法不錯,其實一顆複雜指令的晶片,你擺成四片,我不知道怎麼說你好,但在用途上,你覺得有幾個地方用上,就說衛星!你四路芯,耗電量很大吧!衛星的電力系統能撐幾個小時?”
這一問,邢寶華有點啞口無言,衛星的電力靠的是太陽能板,能撐幾個小時,那就看太陽能板輸出量和轉換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