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針後,有一段酸脹的過程,會讓人感到很瞧氣,換句話就是有點難受。
陳老的飛針不會讓人感覺到肌膚之痛,因為他飛的針速度很快,別看他手哆嗦到那樣,但在手法上又快、又準、又深。
差不多幾分鐘後,陳老哆嗦著手在邢寶華穴位上的針稍微提了提。
一提一捻一探,這叫醒針。具體作用也只有他們行家知道。
邢寶華始終認為針灸,就是下針,其實不是。透過和陳老聊天才知道,下針是下針,灸是灸。
一般下完針,會再灸一下。所以古人會合在一起,叫針灸。
用陳老的解釋,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因風寒溼痛,舒筋活血,再用灸排除溼氣。
這個灸,就是咱們常見的艾條,艾香。
邢寶華這麼年輕,沒有風溼痛之類的毛病,就不用到灸,所以光下針就行。
下針也要 7天時光,讓邢寶華每天上午 10點多左右來就行。
這次瞧病,啥都得戒,菸酒要戒,那個色也要戒,酒不能喝,葷不能吃。
這是要進入和尚的節奏啊!
回到住處,蘇雅親自幫邢寶華把藥泡好,還用她的手機訂好腦中。
熬藥是門技術活,不是說把藥鍋墩爐子上就行,這個火候,一定是中小火,先中火咕嚕冒泡了,再用小火慢慢熬製。
有的時辰不到,還不讓繼續添水,很容易熬幹,這藥也就廢了。
都說中藥便宜,其實一點也不便宜,就和邢寶華目前喝的這藥似的,一付藥一百三十多塊,就兩味藥貴,但和一百多萬的診費相比,貴出了一萬倍去。
這費用和試管差不多的價格了。
不管怎麼說,治好了種子的毛病,以後隨時播種得要小心了。
圖給自己增添點煩惱。
邢寶華隔天臨走出門時,還沒喝上藥,蘇雅只能說等他回來再喝。
先去了京城第一針陳老那兒子下完針,再去某家飯店,約好了中航的高廣,高總工。
見到高總工,五十來歲,看著和小老頭似的,藍色的工裝,顯得很普通,一點都看不出上位者的架勢來。
兩人隨便點了點菜,高總工好像喜歡青菜一樣,可邢寶華因吃中藥,也點了點青菜。
“小邢啊!不用遷就我,你這麼年輕,多吃點葷能提高營養。”
“不是,主要最近忌辛苦和葷腥。找了箇中醫給調養一下。”邢寶華說道。
顯然高總工有點誤會,還以為邢寶華在養生啥的,笑道:“這麼年輕要調養,到老了怎麼辦?你這年紀啊該吃就吃!該喝就喝。”
邢寶華笑而不語,其實也沒啥好解釋的。
閒聊一陣後,邢寶華直奔主題問道:“高總,我想知道我要弄一串通訊衛星上去,咱們多久能研發出一顆來?”
“你需要多少顆?”
“五十六顆怎樣!”
“什麼怎樣,看你的需求,顆數不是死的。”高總工搖頭說道。
“上五十六顆也是有用意的,每一顆代表一個民族,整個衛星系統可以叫民族衛星鏈,簡稱民星。”邢寶華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