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在化工領域確實落後很多,尤其碳纖維落後的不是一點半點。
但能上天的玩意,能差哪兒去?
航空領域都能用了,車不能用?總有辦法把合格率弄上去。
跑車和普車不一樣,在材質上要求得非常高。
邢寶華要是為了省事,用鋼板或者鐵皮都行。
但那樣的後果是車和人都得沒。
好的跑車有個最大的弊端,就是稍微出點碰撞,就會散架。
往往看到跑車和其他車發生事故,現場最慘烈的現場,就屬跑車,零碎配件滿地都是。
對方的普通車一點事兒都沒有的那種。
維修費動不動就是幾十位幾百萬的那種。
保險少了,估計都賠不起。
為何跑車那麼不經撞?或者不經碰?
還是按照f1賽車的那種理念轉變過來的。用解體的方式緩衝碰撞能量,保證開車的人身安全。
最安全的是連線a柱的框架。那玩意用的都是最堅固的金屬材質。
加上安全帶和氣囊,保證在賽車解體後,車架內的人是安全的。
那種狀況下,都是車開得很快,失控造成的。但在普通行駛中,稍微一碰撞就散架,是不是太坑人?
關鍵還是車身的材質,用多少碳纖維?輪軸的材質也得是輕鋁合金或其他輕便材質,結實了還不行的那種。
跑車都這樣,不是故意坑。
絕對是有意坑,買的時候就告訴客戶,這玩意一碰機解體,是為了保護人身安全。開車注意點,不然就是在修車的路上或者準備要修車。
這種大玩具都是有錢人玩的,有錢人一年開不了幾回。能修就修,修不了就報廢,還在乎那點錢?
造跑車,先打名氣。
之後再出高階商務車,上來就是一個高階的價格。讓人就感覺這車好,才行。
就和美人豹跑車似的。打著國內第一跑。
大馬路上能見幾輛。
有那種轟街的動靜嗎?看著外殼還行,跑起來也就130160、再快點,車都漂了,方向盤都晃了,還敢把油門踩到底?
邢寶華和一塑的工程師等研究人員商量著辦法。不行請能人過來指點,國外的別指望,只能指望國內的那些高人。
邢寶華無奈給老丈人打電話,問問有這方面的專家沒有。
老丈人在電話裡說道:“找什麼專家啊!那麼簡單,碳纖維先貼塑,再封一層鋁。就和鋁塑板一樣的步驟。”
好傢伙,多簡單的事兒啊!困擾一塑的事兒,給解決了。
這是相當於把碳纖維加到鋁塑板內啊!
有了碳纖維的拉伸,強度是夠了。
還是航天人有辦法。
邢寶華要求鋁塑板上的鋁要厚一點。
後面再貼發泡鋁,經過液壓成型,外殼的葉子板,機蓋,車門啥的就完成了。
液壓的磨具,幸虧邢寶華有精密機床,用個大鋼錠直接削出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